【神国在外邦的中心--安提阿教会】 (11:19-30)

2024-05-05 10:25:44 温州陈达长老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外邦的中心--安提阿教会

【神国在外邦的中心--安提阿教会】
(11:19-30)
 
读经:
徒 11:19-30
 
引言:
神国在“耶路撒冷、犹大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级”的三个大门都打开了,犹太人教会和外邦人教会也接纳了。现在开始神国要在安提阿建立外邦教会的大本营,外邦使徒保罗(扫罗)也要正式出场。
安提阿教会的信徒很多,教会领袖很多,他们爱心大奉献也多。神在各方面预备好安提阿成为外邦教会的中心。
 
一、安提阿教会的设立11:19-26
 
1.神国福音传给安提阿的犹太人和希腊人(19-21
 
1)犹太门徒安提阿的犹太人分享福音(19
 
徒 11:19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四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塞浦路斯并安提阿。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
“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的“因”表示动机。耶路撒冷教会犹太门徒“四散”的动机乃是司提反受害的逼迫。但教会的复兴是神自己的工作。
“直走到腓尼基”,“腓尼基”即今黎巴嫩,是在以色列加利利西北部,沿海岸的一条狭长平地,包括推罗,西顿为主要城市。
“塞浦路斯”,小亚西亚南面,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大岛。当时住在这岛上的犹太人很多。
当时在罗马国有16个安提阿城,不过在圣经里只提到两个,一个是彼西底(在小亚西亚)的安提阿(13:14)。一个是(本节的)叙利亚的“安提阿”。
叙利亚的“安提阿”是一个富庶华丽的城市,被形容为“亚细亚之眼目”,是当时世界罗马帝国第三大都市(罗马为第一,亚力山大为第二)。是以色列、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之间的必经之路。在使徒时代人口约有五十万,有许多犹太人居住在那里。但它表现的纯粹是希腊的色彩,异教的遗风处处可见。拥有了罗马文化的精华和罗马最富盛名的法庭。叙利亚的总督也驻在那里。在使徒时代后期,安提阿亦因伟大的圣徒、殉道的安提阿主教伊格那丢(Ignatius)而闻名于世。
 
 
 
“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这四散的犹太信徒,直到目前为止,只向(希腊化)犹太人传讲福音,尚未向外邦人传讲。“走……讲”,门徒因遭逼迫四散,就“走”遍周围的地区;他们将天国的种子,就是神的道,四处散播。“讲”是指简单的演说,普通的谈话,或者旅人的交谈。他们游行各处,讲神的道;不是正式的宣讲,而是生活式的谈论神国福音。可以称为“个人布道”。
“使徒”和“传福音的”,宣讲基督的名,建立教会。信徒们也是努力四处散播神国福音,与邻舍分享福音。神国福音的广传,不能单要专职的牧师或长老传福音,也要所有的信徒与人分享福音。
就像两国交战的时候,将军和士兵都在战场上,各就各位,协同作战。没有一个士兵是没用的。照样教会里没有一个信徒是无用的,我们都称为大元帅基督的兵,愿你是基督的精兵。传福音就是争战,从魔鬼手下抢回被掳的人。
 
2)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信徒向希腊人传讲主耶稣(20-21)
 
徒 11:20但内中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他们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腊人传讲主耶稣(有古卷作“也向说希腊话的犹太人传讲主耶稣”)。
“但内中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在塞浦路斯岛上出生的犹太人和古利奈(今属北非利比亚的城市,当时住民的1/4为犹太人。)出生的犹太人,都是在国外出生的犹侨,他们应当在五旬节后(或是在撒玛利亚教会建立之后)成为犹太人基督徒。
“也向希腊人传讲主耶稣”,这“希腊人”(Hellenas,Greeks)应该是外邦人希腊人;因为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就是“希腊派犹太人”。路加应当是用这两节(19和20)来区别对犹太人和希腊人的传道。
我们看到新的转机。这里用了另一个字“传讲”(Preach,declare)宣告好消息,指确切地宣告福音(这么正式的宣讲,暗示这些人是圣职人员)。这些从塞浦路斯和古利奈来的人不单向说希腊话的犹太人传讲福音,而且向希腊人传讲福音;这是前所未有的。他们有敏锐的属灵眼光,知道神要将神国扩张到外邦的心意,他们也有这方面的勇气和能力(因此,他们可能不是普通信徒)。
他们向希腊人传讲福音,不是在偏远的乡镇,而是在这个大都市;在神的计划里,已选择了这城作为一个中心,因它可以不受耶路撒冷的希伯来主义、思想之限制。这是向外邦人全面传扬神国福音的开始,也是教会传道工作的一大突破。
 
徒 11:21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
“主与他们同在”的原文如“主的手与他们同在”(the hand of the Lord with them),是旧约式的表现(出9:3,撒上5:3,6,赛59:1,结1:3),表示神的能力与他们同在。“主与他们同在”表明主亲自参与向外邦人传扬福音的工作。
“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信而归主”表示悔改(3:19),“归”(原文字义)回转,归向。就是神的能力所产生的恩典(23)。因主与他们同在,教会人数加增了。
 
2.耶路撒冷教会和安提阿教会的亲密互动(22-24)
 
徒 11:22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
“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教会人”原文没有“人”字,指教会。教会竟有“耳”,可见教会不是指建筑物,也不是指团体组织,乃是指活生生的信徒结合体。使徒得到报告,在安提阿福音传向外邦人。他们已因彼得在哥尼流家的事,而有了豫备,所以他们立刻派巴拿巴前去。
“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有意思的是耶路撒冷教会这次没有差派使徒彼得和约翰去。因为彼得已经使用了天国钥匙,开启了“耶路撒冷、犹大全地(纯犹太人教会),撒玛利亚(半犹太人、半外邦人的教会),直到地级(纯外邦人教会)”教会的大门。彼得的“天国钥匙”只能使用三次,完成了任务,相当于建立三个的“大区会”,“天国钥匙”功用完毕,不再使用了。接下来开启其他教会的门(区会或堂会),是由众使徒和“传福音的”去开启,使徒有权柄建立“区会以及堂会”,“传福音的”有权柄建立“堂会”。现代的“教会”设立是由“总会设立区会”,“区会长老会”去设立“堂会”。(现代基督教各教派的“总会”相当于使徒时代的“大区会”)“总会”又是从使徒那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我们反对天主教说彼得的“天国钥匙”还传承给教皇的“使徒统绪”,但我们赞同我们的信仰和教会建立(牧师长老的圣职)是从使徒传承来的。也必须从使徒传承而来,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巴拿巴不是使徒,却称他为使徒(徒 14:14)。因他与使徒是亲近的同工,使徒授权他作使徒的工作,因此可以称他为“使徒”,也就是广义上的使徒(“传福音的”职分)。“巴拿巴”(原文字义)劝慰子,他心胸宽大,气度恢宏(参23-26);另外巴拿巴也是塞浦路斯人(4:36),由他来了解并帮助这些“塞浦路斯人”(20)的工作,自然会比别人更加得心应手。
“走到安提阿为止”,暗示巴拿巴在中途上还有一些圣工,或许是传福音,或许设立堂会(教会)。从巴拿巴到达安提阿的事,我们看到耶路撒冷与安提阿的关系,她们彼此合一。安提阿与耶路撒冷被联结在一起了。
 
徒 11:23他到了那里,看见 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
巴拿巴到达安提阿,“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是看见“信而归主的人很多”(21),就相信是神所赐的恩典,他“就欢喜”。
“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劝勉”(原文字义)鼓励,安慰,提升,恳求。“立定心志”,指心中定意或决志(purpose of heart)。表示心里的信心,而不是口里的信心。“恒久靠主”(to remain with the Lord),意指持久、继续的住在基督里面。表示与主同在。
巴拿巴所关心的不是他们的割礼饮食等问题,而是这些外邦人信徒委身给主的真挚与恒心;凡是真正委身给主的人,必须在所信的事上忠心到底。
 
徒 11:24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
本节对巴拿巴的描述,显明他的三大特点:(1)“是个好人”--表现在与人的关系上,待人有恩;(2)“被圣灵充满”--表现在灵命追求上,虔诚敬畏;(3)“大有信心”--表现在行为工作上,一心倚靠主。
“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因着巴拿巴的到来,安提阿又有有许多人归服了主。如此安提阿信徒众多。
 
3.巴拿巴找扫罗来安提阿教会同工(25-26)
 
徒 11:25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
徒 11:26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
接着是一幅引人的画面,巴拿巴离开安提阿,不是前往耶路撒冷,而是往大数去。巴拿巴要去找扫罗。
扫罗刚信主三年之后,曾上耶路撒冷,想与信徒结交,但大家都怕他,不信他也是个基督徒。惟有巴拿巴接待扫罗,领他去见使徒,因此使扫罗得以与耶路撒冷的信徒们出入来往(9:26-28)。当说希腊话的犹太人逼迫扫罗时,耶路撒冷教会打发扫罗回到大数。从那时起,扫罗就一直留在大数,这几年可能他在基利家一带传道或灵修,但圣经未记载任何工作细节。现在巴拿巴前去找他。他深知扫罗才能高于自己,为着建造安提阿教会,需要扫罗这样有才干的教会领袖。
“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扫罗也愿意跟巴拿巴去安提阿。因为主要求扫罗在外邦并以色列宣扬耶稣基督的名(9:5、15)。
“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 在本节说明安提阿“教会”已经设立。一般的解经书都认为是巴拿巴和扫罗(保罗)设立”安提阿教会。很小的可能是他人设立的(参11:20、22的讲解)。
无论如何,神为安提阿教会安排了二位这么伟大的宣教士。有一年的时间,扫罗与巴拿巴同在教会。这一年在安提阿事奉的经验,对扫罗是极重要。扫罗必定从巴拿巴的口中,了解到彼得在哥尼流家建立外邦教会的事情,以及后来耶路撒冷教会对外邦人教会接纳的事情。外邦的信徒也是教会的肢体,是同蒙神恩的子民。在这段期间,扫罗了解更多,视野更开阔,他后来要向外邦人传的福音也在他心中逐渐成形(加2:2)。
这一年来,他们也教导许多人。“教训”是指教导、训练别人。巴拿巴和扫罗以“教导”的方式来建造教会;安提阿教会就有许多教会领袖被培养出来。如此,安提阿教会的领袖又强又多。
徒 13:1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并扫罗。
“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在前面所说的门徒的称呼为“弟兄”(1:15、16),“门徒”(6:1、2、7等),“圣徒”(9:13),“信徒”(10:45),“信的人”(2:44,4:32),“信的”(4:4)等。现在“被称为基督徒”(werecalled Christians),(圣经还两次出现26:28;彼前4:16)。“基督徒”原不是指基督的门徒,乃是指“基督人”或“基督党”;这原是被人们取的一个轻蔑绰号,但是后来逐渐演变成受人尊重的称呼(徒26:28)。
 “是从安提阿起首”,安提阿在当时是一个色情行业很兴盛的城市,那里有月桂树女神庙,充斥着偶像和庙妓等邪淫行径,人们的道德观念低落,生活糜烂,行为败坏。在如此的社会环境中,有一群基督徒,在真理上训练有素,在生活行为上有美好的见证。他们如同光照在暗处,乃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安提阿的人们发现信徒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如此不同,又和犹太教有所不同;而且这些信徒的口里又时常讲论“基督”,因此就给他们取了这个半希腊、半拉丁的称呼“基督徒”。信徒欣然接受这个称呼。
如此看出安提阿教会信徒的信德非常美好。
 
二、安提阿教会的奉献(11:27-30)
 
    徒 11:27当那些日子,有几位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
徒 11:28内中有一位,名叫亚迦布,站起来,借着[圣]灵指明天下将有大饥荒;这事到革老丢年间果然有了。
“当那些日子”,就是巴拿巴和扫罗一起在安提阿教会一年的日子里。“有几位先知”,“先知”指为神说话的人,有时也在圣灵的感动之下述说预言;新约时代的先知不像旧约时代的先知那么伟大。旧约的先知是预言基督的事情。施洗约翰是旧约的最后一位先知。新约时代的先知解释为神的话语,藉着圣灵的感动只预言一些简单的事。“先知”的职分排在使徒之后,是初期教会受敬重的职分。
弗 4:11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
“使徒”(以及“传福音的”)的权威不限于一地;他们的文书遍及整个教会;他们被视为耶稣真正的继承人。“长老”(包含牧师和教师)是地区的圣职,而他们的权力限于他们被选立之处。“先知”是更先说了上帝的旨意(预言未来的事)。他们没有规定的教会活动范围;他们享受很高的尊崇。
《十二使徒遗训》大约是主后100年的书,其中载有教会最初的礼拜程序,编排好了圣餐礼拜的仪节,但是其后又说,先知可以随意主持礼拜。人们知道他们有特殊的恩赐,但是他们也有特殊的危险。
“名叫亚迦布”,是一位先知。这是本卷中第一次提到先知。他预言将有大饥荒临到。本卷记载他曾两次述说预告性的预言,均极灵验(21:10-11)。先知是在圣灵的启示下说出神的话,当新约圣经启示完毕后,新约的先知也没有了。
“借着[圣]灵指明天下将有大饥荒”,他所说的“天下”原文表示人居住的全域。“天下”指当时罗马帝国的版图范围内;先知亚迦布的意思,应该不是指罗马帝国全境,而是指在罗马帝国境内多处将有严重的饥荒发生。
“这事到革老丢年间果然有了”。革老丢(Glaudius,在位期间为主后41-54),是罗马的第四代皇帝。他在位时,曾有四次的饥荒。第一次是他在位第2年间。第二次是从4-7年间在以色列地区。第三次是第9年间。第四次是第10年间在罗马。本节所说的,是第二次的饥荒,据说主后46年在犹太地发生。对这饥荒约瑟夫也有记载。
神藉着亚迦布预言饥荒的目的,是要安提阿教会预备帮助耶路冷教会。

徒 11:29于是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
徒 11:30他们就这样行,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众长老那里。
“于是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由此可见,当时在安提阿的信徒并没有实行“凡物公用”(徒2:44),各人仍旧拥有自己的财产。注意,这里是说“门徒定意”,而不是巴拿巴和扫罗宣布的。他们顾念到遭遇困难的弟兄,他们流露出基督的爱心,就行动起来。“照各人的力量捐钱”,“力量”(原文字义)事业成就,昌盛盈余。除了当纳的“十一奉献”,其它财物上的奉献(乐捐),乃是由信徒各人自愿自发的捐献。财物奉献应当照着自己的力量而为;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9:7)。
“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供给”(原文字义)服事。耶路撒冷正在饥荒之中,这事应当在主后46年左右。
“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众长老那里”,这项周济工作是刻不容缓的,就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耶路撒冷。这奇妙地启示了他们在灵里的合一;用爱心顺服先知的预言;用实际的行动将爱心表现出来,传达给以色列地区因饥荒受害的弟兄。
“送到众长老那里”,“长老”指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此处是《新约圣经》中首次提到教会的长老。长老这一个职份,主要是为着治理教会,教会初期他们与使徒一同管理教会(提前3:5;5:17),其中使徒为首。加尔文说当时的长老(presbyters)、监督(bishops,20:17、28)、牧师(pastors),是同义语(Calvin,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Vol.II.p.321)。  
根据圣经,长老们不只负责照管教会的事务,并且也负责牧养并教导神的群羊(徒20:28;多1:9;彼前5:2)。不过,并非每一位长老都有话语的恩赐,所以长老们的主要职份,仍为“管理”、“照管”神的教会。
这里提到“众长老”,表示在一个地方教会里面,长老是“复数”的,一个教会至少要有两位以上的长老(可 6:7;路 10:1;太 18:19-20)。圣经后来记载如何设立长老的制度(提前3:1-7,多1:5-9等)。
 
结论:
弟兄姊妹!安提阿教会的兴起是神的工作。神要预备安提阿教会成为外邦教会的中心,安提阿教会也预备好了,和耶路撒冷教会的美好连接,教会的领袖们才能卓越,教会会员的众多,他们的信心爱心,以及他们的希腊文化,大都市的影响力。都准备好了,神国要全面扩张。
只是撒旦也会疯狂的阻挡神国的发展。然而最终神必定胜过撒旦(下一章)。
愿神赐福给他的教会,建得救的人天天加给教会,也是教会领袖忠心又有见识。训练教会会员成长,成为基督的精兵。
愿神带领我们。
阿门!
 
 
2024.5.1日 再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