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历史系列十一:修道(隐修)主义的缘由

2018-03-08 16:21:58 张叶平弟兄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教会历史系列十一

修道(隐修)主义的缘由

 教会历史系列十一

 

修道(隐修)主义的缘由

 

回顾

上次我们讲到1054年东西方教会的大分裂,谈到教会因为语言不同,神学发展方向不同,教义实践的不同,宣教上的分歧,政治环境不同,以及和子论的分歧,结果在几百年发展之后导致了教会分裂。也提到东方教会简单的发展历史,以及教义与新教的差异问题。现在我们讨论一个有意思的历史部分,就是修道主义的缘由。

 

 

引言

在欧美的电影中经常会看见一些穿着咖啡色外袍的僧侣,那些就是基督教的修道士,也就是说基督教也有苦修士,当我们细看教会历史时,时常会听到“修士”这样的字眼。修士是指那些为了全身心投身宗教活动、全心敬拜神而放弃正常生活方式的男性,他们在教会中服侍,但是并不受教会的直接管辖。后来,也有一些女性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被称为“修女”,但为数不多。16世纪的新教改革废除了这种教会生活方式,但罗马天主教中至今仍然有“修士”和“修女”。

这次我们梳理修士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接着会探讨隐修运动的哲学和神学根源;然后,我们会以本笃会规为范本,简单了解一下隐修生活;最后我们将查考修士在保全教会、传播福音上所发挥的作用。

 

一、隐修运动的缘由

1.外在原因

由于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罪恶存在,教会的灵性生活是不可能完美无疵因此罪恶很早便已渗入教会:耶路撒冷第一个教会的美好灵性,快便被亚拿尼亚、撒非拉玷污了!成立在撒玛利亚的第二个教会,碰到行邪术的西门,把宗教当做职业,想以金钱贿买属灵的恩赐;这种行径后世便称之为西摩尼(Simony),又叫西门主义,在中世纪教会中非常猖獗。
由于教会有缺点,不论教内或教外的人都经常挑它的毛病。其中有许多批评是不智,也不公平的。基督徒都是圣徒不假,然而圣徒也是罪人,更何况教会里的人不尽是真基督徒。有时教会的属灵光景降到非常低落的地步,但是教会的元首基督一直保守他自己的教会。

 

2.内在原因

基督徒隐修生活的起源可追溯到3世纪末,那时,教会已经有近 250 年的历史了。在一些人看来,当时的教会已经与使徒行传前5章中所描述的凡物公用的模式相去甚远;还有些人认为,尽管经常受到逼迫,但教会在世上还是太过安逸了。

在基督教成为国教前,常受逼迫,为此而殉道的人被称为“红色殉道”,结果基督教成为国教后,再也没有“红色殉道”。许多人认为教会在世上太过安逸了,认为教会脱离了“入世却不属世”的根本原则。结果许多人跑到无人地带生活以此替代“红色殉道”,称之为白色殉道。所以人们视隐修生活方式为一种阻止教会世俗化的运动,隐修生活的目的是要使人过更圣洁、更属灵的生活。

 

3.隐修主义的发展阶段

从历史来看,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五旬节第一个教会建立后,就受到罪恶的搅扰。基督徒是圣徒,同时也是罪人,更何况教会里的人不尽是真基督徒。由于教会有缺点,不论教内或教外的人都经常挑它的毛病。同时教会要面对异教观念的侵蚀,从使徒们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与世俗分别过敬虔生活的种子已经埋下。

第二阶段: 人们常常把隐修生活方式的起源,追溯到埃及的安东尼身上(亚他那修为他写了传记)(251-356 年)。公元270年,修道主义最先开始于埃及,创立者是底比斯城的安东尼(Anthony)。他在自己的乡村开始过修道士的生活。十五年后,他住进沙漠中的山侗,因此被称为隐士(从世界隐退,过独居生活的人),当时有许多人仿效他的榜样。安东尼在 20 岁左右时捐出了他继承的数目可观的遗产,到了沙漠中,像隐士一样独自一人生活。他这样做是受到了马太福音1921节的影响:“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他从286年到 306年间一直独自一人过着隐居生活。“修士”一词就是源于这种独自隐居的生活方式,意为“独居者”。隐居一段时间以后,有人慕名前来,找到了安东尼,这些人成了他的学生并得到了他的指引。与安东尼同时期的帕科米乌(Pachomius)于320年在埃及建立了第一个修士团体。

第三阶段:当君士坦丁使基督教成为国教后,教会腐化加速,到中世纪,教会光景更加低落,促使人们迫切寻求属灵的满足。结果人们没有回到纯正圣经的教导,反而转向禁欲主义。过禁欲生活的基督徒放弃一切人生的乐趣与舒适,专注于宗教默想,并恪行宗教仪式。这时候西方教会已经发展出组织的修道院在院中,修士和修女过禁欲生活;他们弃绝世上的财物;饮食绝不超过最低需要量,每日仅以白水及面包度日,而且经常禁食;他们也用鞭子鞭打自己、刑罚自己;修士和修女绝不结婚;在禁欲生活中,他们专心祈祷、读经及默想。

第四阶段:修道院开始发展出修道会,也就是几间修道院联合在一起,制订一套规条,统一治理,便成为一个修道会。

再经过蛮族入侵而引发的社会动荡之后,隐修式生活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随后的几百年中,在修会中共同生活的隐修方式成为西方教会的普遍现象。

 

二、隐修主义的神学和哲学根源

1.神学和哲学的根源

从福音在外邦人中传播的最初期开始,教会就需要面对那种源于希腊二元论思想的、只追求属灵化的倾向。认为物质和属灵是对立的,认为无形的属灵世界高于有形的物质世界,肉体的生命是属灵生命的障碍等。隐修主义发展起来的时候,受了这方面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形成了“严格的舍己可以使人少犯罪、更属灵”的思想。人们还开始认为,通过背诵大段经文、禁食和施舍,人可以向神偿还自己的罪价,并透过苦修的方式来压制肉体的情欲。为了消除有罪的欲望、惩罚自己并压制肉体的情欲,爱尔兰的修士会站在齐脖深的冰冷海水中。

这种想法似乎有一定的圣经依据,如马太福音1912节讲到了为天国的缘故自阉的人,哥林多前书第 7 章中保罗似乎也认为独身优于嫁娶。另一段鼓励人全身心投身属灵活动的经文是帖撒罗尼迦前书517节,在那里保罗力劝读者要不住地祷告。

 

2.错误观念的发展

当时在教会中,有所谓的高级与低级的灵性之分。一个基督徒若要成为高级的信徒,就必须做修士或修女。修士和修女被一般人尊为敬虔者”,这种把灵性分成高级与低级的看法是错误的。甚至今天,罗马天主教的神甫也有分别:在教会中事奉的神甫是住在俗界的,称为教区神甫,进入修道院的神甫则称为敬虔神甫
修道主义的骨子里认为,本性罪恶的人可以藉着逃避世界而达到圣洁的地步。到了公元九世纪,许多修道院的修士不再过禁欲生活。这些修道院受当时腐败风气的影响,竟变成罪恶的蕴育所。教会认为,信徒只要遵行教会所定的仪式就够了这些仪式包括学会主祷文、使徒信经、认罪及守圣餐。圣餐被认为是领受神恩惠的奇妙导管。

在那时,一般人的信仰多半非常表面化:只要遵守宗教仪式就够了。然而他们认为,修士和修女必须远超过这个标准。

 

三、本笃会规

1.会规

圣本笃是隐修生活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本笃(又译本尼狄克)于480年左右出生于意大利的努西亚,卒于547年左右。他出生富贵人家,17岁时举家搬迁至求学之地罗马。他的同窗都在学习之余无节制地大吃大喝。人们并不清楚他为什么会转向敬虔的生活并建立一个修士团体,唯一保存下来的是他的著名会规,这份会规随着 6 世纪晚期的教皇大格利高里的著作流传到后世,被称为“圣本笃会规”。

圣本笃会规是写给在修道院中共同隐修而非独自一人隐修的修士的,一般认为,修会生活能使人得到更多的保护和指引,加入修道院的人必须起誓谨守清贫、贞洁及顺服。

查阅一下这些规条就可以看出,它们不是为那些倾向于过安逸生活的人制定的,要遵循圣本笃会规,就要像运动员那样严格遵照规定的时间表而行。会规详细规定了大大小小的各项日常活动。从11世纪早期的一份本笃修道院日程表可以看出,在冬季,修士要在凌晨 2:30 起床;起床后要在规定时间内祷告、读经、唱诗,一直到早上9:45;中间在早晨8:00时他们会暂时停下来处理个人内务,如洗漱、更衣;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时段用来从事与修道院生活相关的体力劳动;傍晚的灵修结束之后,修士们于晚上 6:30 就寝。夏季日程的开始时间比冬季晚一个小时,从凌晨 3:30 开始,但结束得也晚,在晚上 8:15 结束。制定这样的时间表目的是使人通过严格定规的、一成不变的生活来抑制自己的罪性。

圣本笃会规的内容有73章,包括如何正确进行日课所规定的灵修(8-20章)、对修士的惩戒(23-30章)、修道院日常工作的组织、食物的分发、修道院的各类职务以及修士之间当如何正确相处等方面。

对修士生活进一步研究会发现,经过几百年的时间,西欧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隐修规章制度。产生新的修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修院的结构和修士个人的清贫、顺服的誓愿使修道院变得富足起来,贵族的土地和钱财捐赠更是使修院富得流油。修道院的领袖即院长们也开始对周围有影响力了,财富的增多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属灵上的涣散和衰退。

 

2.改革运动

不管怎样,每个时代都有真基督徒,甚至在最黑暗的第十世纪也不例外。他们看到教会的腐化,心中忧伤。其中有一位是亚奎丹公爵、教虔者威廉;他于公元910年在法国东部罗纳河畔的克吕尼创立一所新的修道院。该院严格执行禁欲生活,于是克吕尼运动(Cluny movement)广传到其它修道院。有些人觉得克吕尼的改革不够彻底,1098年,另一个规定更加严格的修士团体在离克吕尼不远的西多城附近成立,加入西多修道院的一般都是成年人。为了避免与其他人来往,西多会喜欢将修道院建在与世隔绝之地,他们总共建了大约694座修道院。然而,尽管修士团体各不相同,但他们都遵循圣本笃会规。

其后的两百年中,克吕尼革新运动成为改善教会属灵光景的强大力量。修道主义的原则及方法虽然错误,但它的动机却是真诚的;克吕尼运动的方式虽然错误,唤起当代属灵的觉醒。吕尼修道院在最兴盛的时期,统管了二千多所修道院。这运动塑造出伟大的希尔得布兰(Hildebrand),因他的缘故,克吕尼修道院对教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人前后任6位教皇的助理。因为期间的政治斗争极为复杂,这个人又非常有外交手段,使得改革可以继续下去,最后他自己也成为教皇贵格利七世,并在德皇手上夺回神职按立的权柄,就是授权职或称授衣权。

除了居住在修道院的修士之外,后来又兴起了云游四方讲道的修士(他们以托钵乞食为生,通常称为托钵修士)。多明我(又译道明会)修道团和方济(又译法兰西斯)会士修道团就是这样的两个的团体。这些修士团体开始时都是独立的,不受教会的管辖和控制,1215年召开的教会会议将他们置于教会的权柄之下。

 

四、修士在保全教会、传播福音上所发挥的作用

在中世纪,各个修士团体的成员在保存教会、传播福音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将福音最终传给蛮族入侵者的传教士,是那些放弃了世上安逸的生活,被派到任何地方都毫无异议的修士。在几百年的时间中,修道院在西欧遍地开花。

由于修士不仅投身于属灵事务,也投身于实际的日常事务,所以他们在西欧文明化的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可能认为属世生活低于属灵生活,但却依然善于照顾自己并乐于助人。比如说,西多修道团的修士擅长为沼泽排水、饲养牛羊并种植适合不同地区生长的农作物,因而给众人作了很好的榜样,修道院也为孩子提供基础教育。

修士在保存基督教文化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修道院花大力气保存、抄写古代的文献,并传承知识;许多修士成为学者和神学家。

 

反思

说到对修道(隐修)运动的评价,这种将有形的属世生活与无形的属灵生活对立起来的做法中,可以发现希腊思想的影响,属世的生活被认为是恶的。法利赛人认为,谨守洁净的礼仪就可使人圣洁;但主耶稣却教导说,罪不是从外面进到身体里面的,而是从心里发出来的(太 15:16-20)。否定身体的需求根本无法触动人类罪性的真正根源。修士们发现,他们可以为修道院建造厚厚的围墙,与外面的世界隔离,但这一做法并不能阻隔罪的诱惑;没有外界的刺激,罪还是会显明出来。此外,人子道成肉身、取了身体和灵魂这一事实也提醒我们,物质生命本身不是恶的。

隐修主义没有抓住保罗所说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相对立的要点,对保罗来说,肉体是指人的罪性,而灵魂则是指由圣灵所掌管的新造的人。保罗的意思是:有罪性的老我与新造的人之间是对立的,而不是说灵魂与肉体是对立的,所以,保罗坚决反对那种否定身体需求的教导(见西 2:16-23;提前 4:1-5)。

但同时,作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隐修主义也的确使我们对一些危险提高警惕。当教会在世上太过安逸,与世人没有什么分别;隐修主义强调属灵生命的重要性,是对教会世俗化做出的回应。

但另一方面,虽然隐修主义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其行为却是错误的。修士们真心想走顺服的道路,但提出的解决办法却来自希腊哲学中物质与灵魂相对立的思想。这样一来,用对付肉体来对付罪的做法,并没有抓住罪的真正源头,即人心。同时大量的属灵操练又表明,修士们根本没有忽视人内心的犯罪倾向。

尽管有这些不足,隐修主义还是提醒我们:基督徒既需要属灵上的自律,也需要肉体上的自律,我们必须靠圣洁、严谨、守纪的生活来逃避世俗的诱惑(参见多 2:1-8)。

今天教会要警惕这类思想,尤其是将属世生活和属灵生活对立起来的做法,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依旧可以荣耀神,并不是与世隔绝才能抵挡罪恶、荣耀神。福音书中耶稣就教导我们,要做光做盐,这本身就是积极肯定属世生活的重要性,我们不需要抵制修道本身,但要抵制修道主义。因为我们在属世生活中就是在修道,正如加尔文所说:世界是我们的修道院。但现在中国新教的问题是反过来,拒绝修道主义却把修道精神都丢掉,以致我们没有办法更新和回应教会的世俗化,这是我们当警惕的。

另外,在中国的文化中,我们能看见佛教和道教也是有隐修士的,佛教有和尚尼姑,道教有道士。他们一般在寺庙或者尼姑奄隐修,这些寺庙或尼姑奄通常都在深山老林。

佛教的修行与基督教隐修主义,在动机上有很大的不同:佛教的修行方式通常是禁欲苦修,透过禁止欲望苦待身体,来斩断因果业力,想借此方式跳出轮回,来达到成佛的目的。而基督教的隐修主义本身是承认基督为独一救主,而隐修的目的是要透过禁欲来提升灵性,从而使自己更像神,更少犯罪也更圣洁,两者的动机是不一样的。

最后,我们也要看到,主使用隐修运动保存了他在西欧的教会,并使福音得以广传。

 

 

 

 

 

 

资料来源:

改革宗圣经学院课程——教会历史 第11

历史的轨迹——祁伯尔 第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