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历史系列五:奥古斯丁和迦克墩会议

2017-12-20 13:07:10 张叶平弟兄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奥古斯丁和迦克墩会议

回顾
上次我们谈到教会外在环境的变化,和大公会议召开制定信经情形。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击败对手后,成为帝国唯一的君主,出于政治目的而立基督教为国教,使得教会有了高速发展的机会,也面临重大的危机。同时教会内部因为教义的分歧,因着皇帝的要求,分别召开了尼西亚会议和第一次君士坦丁堡会议,专门解决基督和圣灵关于神性的分歧。

 教会历史系列五

 

奥古斯丁和迦克墩会议

 

回顾

上次我们谈到教会外在环境的变化,和大公会议召开制定信经情形。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击败对手后,成为帝国唯一的君主,出于政治目的而立基督教为国教,使得教会有了高速发展的机会,也面临重大的危机。同时教会内部因为教义的分歧,因着皇帝的要求,分别召开了尼西亚会议和第一次君士坦丁堡会议,专门解决基督和圣灵关于神性的分歧。

 

引言

在上一次我们提到,历史中常常在某些阶段会有各样的大事,而这些大事常常是相继发生的,第4世纪就是教会历史上这样一个重要时期。第5世纪也是如此,好几项重要的教义在此期间得以确立。

我们知道,事件离不开人的参与,人在其中扮演着正面或负面的角色。在本课中,我们首先要追溯一下教会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奥古斯丁的生平,他在几项重要教义的确立过程中都起了关键作用。接下来,我们会关注迦克墩会议及其对基督教教义带来的影响。

 

一,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1.奥古斯丁

教会历史上很难找到什么人比北非的希波主教奥古斯丁(354-430)更具影响力了。在一套涵盖16世纪的教会领袖作品的39卷本的作品集中,奥古斯丁一个人的著述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据估计,他写过 1000 多部作品,仅书就有 242 本。而他是34岁才成为基督徒,这一点就越发令人称奇了。他从 16 岁开始就与一位女子同居,却又不娶她为妻,18岁时他就有了儿子。信主不到三年就成为希波城的神甫,42岁那年又成为主教。他当时的写作环境远比我们艰难得多,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在激烈的动荡中完成的。奥古斯丁见证了在世界舞台上笑傲了近千年的罗马帝国衰败(西罗马结束于476年),410 年,罗马城被哥特人攻陷;奥古斯丁临终那年即 430 年,汪达尔人攻陷了迦太基。

如果清楚奥古斯丁在与摩尼教、多纳徒派及伯拉纠派进行论战时的所言所行,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他在教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摩尼教

奥古斯丁信主前曾作过大约 9 年的摩尼教徒。摩尼教由摩尼得名,他于公元 216年左右生于波斯。摩尼教是诺斯底主义的变形,教导说光明(善)和黑暗(恶)都是永恒的,二者时刻处于斗争之中;善是被动的,而恶是主动的。摩尼教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对世上的善恶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古斯丁对摩尼教的教导信心渐失,因为摩尼教不能回答理智上的许多问题。在归信基督后,他开始声讨摩尼教,写了不下七本书来揭露摩尼教的错谬。他放弃摩尼教这一经历也写进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忏悔录》中。《忏悔录》于 397401年间写成,当时奥古斯丁已经担任了希波城的主教。有人对这一作品总结说:

顾名思义,“忏悔”是指人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因此奥古斯丁的

《忏悔录》采用祷告的方式是非常恰当的圣奥古斯丁的祷告很长,

共有13卷(章),可分成三部分:第1-9卷讲述了奥古斯丁信主前及刚信主时的生活;第10卷对时间和记忆进行了哲学探讨;第11-13卷以创世记开篇部分为基础,探究神的本质、创造的本质及其对人类的意义。每一部分都交织着三个主题:人类的不安、神的奥秘及人类的情感。

在《忏悔录》最广为人知的段落中,奥古斯丁阐述了一个宏大的主题:“一个人,受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愿意赞颂你;这人遍体带着死亡,遍体带着罪恶的证据,遍体证明你拒绝骄傲的人。但这人,受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愿意赞颂你。你鼓动他乐于赞颂你,因为你造我们是为了你,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怀中,便不会安宁。”

奥古斯丁指出,生活并不是善与恶之间的斗争,而是人反对造物主的斗争。这斗争带来了不安宁,不是使人爱神就是使人躲避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都在躲避神,摩尼教中寻求愉悦,以求从两性关系和生命找到合理的解释。

我们也可以从奥古斯丁论及创世记第 1 章的章节中查看他为什么放弃摩尼教,熟读这些章节是非常有意思的。奥古斯丁倾向于按照寓意对创造之工进行解释,但他的重点是要强调,自己的观点不同于摩尼教对光明与黑暗以及善与恶的永恒性的教导。他强调受造物是善的,反驳摩尼教“物质世界是恶的”的观点,指出只有神是永恒的。这些主题也出现在奥古斯丁反驳摩尼教的那些书的标题中。

 

3.多纳徒派

多纳徒派因居住于北非迦太基一带的多纳徒(315-355)得名,其起源要追溯到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时期。戴克里先对教会大肆迫害,许多教会领袖否认了信仰。同诺瓦替安一样,多纳徒也是严格主义者。他们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诺瓦替安的影响力主要在意大利,而多纳徒的影响主要在北非的迦太基地区。多纳徒认为,那些曾经否认信仰的人不得再担任教会领袖;多纳徒派教导说,曾经叛道的教会领袖所主持的圣礼和按立仪式是无效的,圣礼和按立是否有效与主持之人的品德相关联。与诺瓦替安派一样,多纳徒派也建立了自己的教会,这对正统教会造成了威胁。

成为希波主教后,奥古斯丁不得不面对北非出现了许多多纳徒派教会这一情形,他幸存的作品中至少有三篇是为了反对多纳徒派而作,其中一篇题为“论洗礼——反多纳徒派”。奥古斯丁强调,洗礼是否有效并不取决于施洗者的品德,而是取决于教会与基督的联合。

与多纳徒派的辩论使得教会论有极大的发展,奥古斯丁指出,教会不是由完美之人组成的,而是由罪人组成的,因此圣礼的有效性是建立在职分合法的情况下,而不是个人的道德情况。

后来,主张教会的有效性建立在成员品德基础上的严格主义又在历史中死灰复燃,16世纪的重洗派就是一个例子,如今很多自称为教会的团体也是如此,对此我们需保持警醒。

 

4.伯拉纠派

教义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恐怕要属奥古斯丁与伯拉纠之间的教义争论了。伯拉纠是从英国搬到罗马的一位僧侣,他否认原罪的教义,认为人生来无罪,罪是从别人的行为中学习而来的,孩子通过模仿别人的罪行而犯罪;罪与其说是败坏的人性,不如说是欠佳的教养。

奥古斯丁写了很多作品反驳伯拉纠的教导,比如“论基督的恩典”,“论原罪”,“ 论恩典和自由意志”,“论圣徒的预定”以及“论坚韧的恩典”等。在反驳伯拉纠教导的过程中,奥古斯丁系统阐述了原罪的教义。他认为原罪不仅是继承而来的恶,也是亚当所有后裔共有的罪咎;全人类都在亚当里,因而都与亚当的罪咎有份。

 

5.影响

以上所提到的只是奥古斯丁生平和作品的皮毛,我们尚未涉及到奥古斯丁闻名遐迩的另一本书《上帝之城》。当时有人指责说,罗马城之所以落入哥特人手中,是因为它放弃了古代的众神明而选择了基督教为国教。因此奥古斯丁写了《上帝之城》,对此论调进行反驳。若有人要研究奥古斯丁的著述,恐怕得穷其毕生之力。在教会历史上,奥古斯丁在很多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说是他“发明”了很多教义,而只是在教义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我们当记住,奥古斯丁只是个凡人,并不在使徒之列。但话又说回来,若不了解奥古斯丁,我们就会对今天教会的很多教义特别是罪人全凭神的恩典得救的教义不清不楚。他在教会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证实了使徒保罗对提摩太所说的话,“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前 1:15-16)奥古斯丁不仅是神恩典之大能的活泼例子,他也积极宣讲、教导这一恩典。

 

二,迦克墩会议

5 世纪受到广泛关注的另一个教义纷争与基督的位格有关。教会经由尼西亚会议(325)和君士坦丁堡会议(381)确立了圣父、圣子和圣灵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三位一体的教义。然而,教会接受主耶稣是真神的同时却又对基督的位格产生了疑问,如果他是真神,那他也是真人吗?

人们对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几百年之久。亚流否认耶稣是真神,阿波里拿留(Apolinarius)(310-390?)则否认耶稣是真人。

到了4世纪末、5世纪初,人们对这一问题又有了两种新的观点。一种观点来自亚历山大的教师,他们强调基督只有一个位格,神人二性混合在一起;水和酒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观点:水和酒混合在一起,就成了水酒,水和酒不可能再分开了。这种观点解决了神人二性的问题,却无法解释二性之间的区别。尤提克斯(Eutyches)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

另一种观点来自安提阿教会的领袖,他们想保持神性与人性之间的区别;水和油的混合物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观点:不论多么用力地摇晃,油总不溶于水,两种性质始终存在。然而,水和油的分离会使人认为,基督不仅有神人二性,也有两个位格。聂斯脱利(Nestorius)持这种观点。

431年举行的以弗所会议试图解决这一争端,却以失败告终,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利奥一世(440-461 年担任罗马主教),他写了一本恢弘巨著(利奥大卷)陈明这个问题,强调基督是一个位格,具有神人二性。正如君士坦丁皇帝在 4 世纪所做的一样,当时在位的皇帝马西安(Marcian)于451 5 23 日在尼西亚附近的迦克墩召开了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迦克墩信经》,其内容如下:

我们跟随圣教父,同心合意教人认信同一位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是神性完全亦人性完全者; 他真是上帝,也真是人,具有真正的灵魂和身体;按神性说,他与父同质;按人性说,他与我们同质;在凡事上与我们一样,只是没有罪;按神性说,在万世之前,为父所生;按人性说,在晚近时日,为拯救我们,由上帝之母,童贞女马利亚所生;是同一基督,是子,是主,是独生的,具有二性,不相混乱,不相交换,不能分开,不能离散;二性的区别不因联合而消失;各性的特点反得以保存,会合于一个位格,一个实质之内;而非分离成为两个位格,却是同一位子,独生的,道上帝,主耶稣基督;正如众先知论到他自始所宣讲的,主耶稣基督自己所教训我们的,诸圣教父的信经所传给我们的。

 

迦克墩会议制定的信经被称为四面围墙,会议认识到,“耶稣是真神也是真人”这一说法已经超越了人类的理解力。信经说“不相混乱,不相交换”,这就表明亚历山大教会把神人二性混合在一起、使基督只有一个本性的观点是错误的;信经又说“不能分开,不能离散”,这就表明安提阿教会所主张的“基督不仅有两个本性、也有两个位格”的观点也不正确。

但此次会议并没有完全解决争议。东部教会出现了分裂,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教会坚持认为基督只有一个本性,其人性和神性混合在一起;而聂斯脱利派认为基督有两个位格的观点也被很多人接受。还要注意一点,最早向中国宣教的教会,就是 7 世纪的聂斯脱利派,当时的唐朝称之为大秦景教。

《迦克敦信经》对基督神人二性的仔细描述很重要,因它平衡了耶稣的人性和神性之间的关系,而教会很多时候都只重其一。比如,在17-18世纪启蒙运动产生的思想影响下(这个情况是新派的产生其中一个因素),教会开始否定基督的神性而注重其人性,这就削弱了罪的严重性,也使人似乎不再需要神子为其偿付罪债。另一方面,若教会过分强调基督的神性,人就会过于注重属灵生活而轻忽属世生活,忘记了基督是使我们生活复原的救赎主。

 

 

总结

5 世纪是罗马帝国没落的动荡时期,尽管社会动荡,但教会对大量教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奥古斯丁在很多教义的阐述上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如创造的教义、教会是罪人的聚集、人本质上是堕落的以及神恩典的福音等。《迦克墩信经》确认了耶稣是真神也是真人,既具有神性,也具有人性,其位格不可分,其二性不混淆。

 

反思

摩尼教吸引人不是没有原因的,摩尼教教导善恶永远的争斗,这样的解释与人在生活中的经验似乎相合,并且它对世上的善恶有一套解释,所以它吸引了在罪恶中打滚的奥古斯丁。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宗教类似于摩尼教,比如中国的佛教就是这类的宗教。它教导因果报应、天道轮回,善恶一直在轮回。所以佛教能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并不奇怪,它的教导确实非常吸引人。佛教教导世间万物皆在轮回中,行善则在轮回中入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作恶则入三恶道轮回(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这样的教导对善恶似乎有合理而自洽的解释,对人的吸引力是很强的。

 

而多纳徒派的观点在历史中一再出现,这值得教会警惕,今天的中国教会就有很多这类的思想充斥其中。认为教会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成员品德的基础上,我们要吸取历史的教训,禁止这种看法,帮助教会从与基督联合的角度来建立教会,防止更大分裂的发生。

我们一定要记得教会不是由完美之人组成的,而是由罪人组成的。这样教会的圣礼有效性不是建立在成员品德的基础上,而是取决于教会与基督联合,这也是为什么天主教会如此强调职分的传统,这点新教中只有少数的宗派在强调,我们宗派是其中一个。

 

关于伯拉纠主义,在历史上曾经以一种折衷的形式“半伯拉纠主义” 在宗教改革时期死灰复燃。天主教为了反对宗教改革运动,在天特会议中确定半伯拉纠主义为正统的教义,半伯拉纠主义认为人的自由意志在神的恩典之先,人可以选择与神合作而得着救恩。

而在世俗文化中,伯拉纠主义在一些哲学流派中是这样体现的。比如对人性的看法,许多哲学流派认为人性是善的,之所以邪恶是因为环境的影响,并且认为人刚出生为婴孩是一张白纸,后天的影响才是邪恶的原因。我们可以读哲学的作品,但要小心这些思想背后的东西。

 

最后我再谈一下早期的四次大公会议,主流的新教宗派中,通常说认同前四次大公会议,分别是指:尼西亚会议(公元325)、君士坦丁堡会议(公元381)、以弗所会议(公元431)、迦克墩会议(公元451)

尼西亚会议主要解决亚流主义异端的问题,亚流主义否定基督是与父同等的神,乃是次等的神,且是被造的。尼西亚会议最后制定的信经否定了该学说,持守正统的教义,基督的神性是与父同等。

君士坦丁堡会议主要解决,尼西亚会议未完全解决的亚流主义问题。尼西亚信经没有提及圣灵的神性,为此公元381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了第二次大公会议。会议中,除再度确定尼西亚信经外,更宣告了「圣灵具有神性」的信仰。「三位一体」教义是基督教信仰的基本教义。至此,教会对圣父、圣子、圣灵为三而一之真神的信仰,才正式确立。

以弗所会议主要解决伯拉纠主义异端的问题,该异端否定原罪、人类全然堕落及预定论。他主张人类并非生来败坏,婴儿是无罪的,他们逐渐变坏是由于别人坏榜样的影响。以弗所会议定伯拉纠主义为异端。

在公元529年还有一次地方性会议,叫奥兰治大公会议,这次会议也是定伯拉纠主义为异端,并且有详细的条款说明,而这个条款在改革宗教会的《比利时信条》、《多特信条》和《威斯敏斯特信条》得到全面的继承。

迦克墩会议主要解决基督神人二性的问题,当时的教会对基督的人性以及人神二性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次会议所制订的信经除再度肯定基督有完全的神性外,又承认「基督有完全的人性」。教会宣告:「基督只有一个位格,但兼具神、人二性。」而这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不相混合,不相交换,不能分割,不能离散。」

 

资料来源:

改革宗圣经学院课程——教会历史

历史的轨迹——祁伯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