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43:婴孩受洗】95问

2019-07-01 12:11:02 温州陈达长老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九十五问:应为谁施洗呢?
答:对有形教会以外的人,要到他们认信基督,并且愿意顺服祂时(1),才给他们施洗;但有形教会之成员的婴孩都应受洗(2)。
徒2:41;8:12,36,38;18:8 ?
创17:7,9-11;徒2:38-39;16:32-33;22:16;罗6:3-4;加3:17,18,29;西2:11-12;彼前3:21
?

【主日43婴孩受洗】95问  草稿
 
读经:
创 17:7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
徒 2:38-39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
林前 10:1-2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
 
 
 
问题:
  1. 浸信会人土和要理问答对洗礼的岐见何在?
  2. 你怎样证明洗礼未必是浸礼?
  3. 你怎样证明洗礼应向婴孩施行?
  4. 神的永远的约中,什么从未改变?
  5. 神的永远的约中,什么改变了?何以改变?
  6. 为什么保罗说基督徒受割礼(西2:11)?为什么他又说基督是逾越节的羔羊(林前5:7)?
  7. 何以新约没有婴孩受洗的明确教导?
  8. 什么证据证明婴孩在新约教会中受洗?请阐释。
  9. 洗礼是什么事情的记号?10.何以洗礼只须施行一次?
    11.洗礼是什么事情的印证?
    12.何以婴孩洗礼和成人洗礼同具有意义(姑且不说更有意义)?
    13.有没有内在改变和外在表记同时发生的可能性?
    14.善用我们的洗礼是什么意思?
 
 
 
引言:
我主耶稣基督所爱的众圣徒!我们现在要继续学习小要理问答对于洗礼的教导,第94问从正面的角度解释了洗礼的有关教义:我们提到了洗礼的目的、洗礼的意义和功用、洗礼的方式、洗礼的执行者。
本主日第95问不是简单地重复洗礼的教义;
 
而是针对特定的异端对这个教义进行必要的分述。前两个问答(问答72、73)讨论了天主教的一个错误,他们说:洗礼的水不代表或印证救赎,实际上包含了救赎!根据罗马天主教的说法:洗礼水本身就是一种有医治能力的物质;圣礼赐予了恩典和洁净。但是,水不过还是水,全世界所有的水都不能洁净我们一个人的灵魂。正如我们在上一个主日所说,我们需要基督的宝血和圣灵来洁净。
这个主日在探讨了洗礼的意义(72、73问)之后,教理问答接着说到了洗礼的对像。这部分内容不是针对天主教,而是针对改革时期的重洗派和他们当时的继承者。
问题是孩童在基督的教会里应有什么位置和功能呢?婴孩也应该受洗吗?这是一个后果严重、影响面极大的问题。我们总结为:洗礼也是给孩童的。
    
 
 
我希望你们能注意到教理问答在此是非常个人化的。它提问说,洗礼使你得什么益处呢?洗礼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我们常常抱怨许多事与我没有直接的个人关系,甚至在教会里,我也很容易觉得被人忽视;或许你还感到这篇讲道中许多的话跟自己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洗礼的仪式中,我却是被点名道姓,使我在群体中独自被提到。这是关乎我的灵魂和名字的事。洗礼是如此的个人化。
洗礼是新约圣礼之一,因此是一个标志。洗礼活生生地显现了基督的血和灵洗净人的灵魂。洗礼也是一个印记,证实了神赦免罪和赐永生的应许。对于洗礼所表明的,《教理问答》解释得很清楚。作者像是害怕我们会低估洗礼的意义,特地用了“表明”和“印证”这样的动词。
表明的意思是用强调的语气来说一件事。洗礼强调了:“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约壹1:7)。洗礼所表明(代表)的事物,即水和施行的方式所代表的事物就是基督的宝血洗去人灵魂之污秽。
洗礼作印证,就是:它以有形的方法证实了福音的应许是真的。
那些信心软弱的人不能确信这样丰富的应许是给他的。在洗礼中告诉我们“就像你亲眼见到所发生的,亲身感觉到水一样,这是真的。” 为了加强我们的信心,在洗礼中,基督指定了这外在的水洗。
 
 
 
九十五问:应为谁施洗呢?
答:对有形教会以外的人,要到他们认信基督,并且愿意顺服祂时(1),才给他们施洗;但有形教会之成员的婴孩都应受洗(2)。
徒2:41;8:12,36,38;18:8  
创17:7,9-11;徒2:38-39;16:32-33;22:16;罗6:3-4;加3:17,18,29;西2:11-12;彼前3:21
 
略解:受洗礼必须是悔改重生的人,洗礼一般是成人基督徒而且清楚自己的蒙恩;至于婴孩受洗是因为神对百姓所发的应许要延伸到他们的儿女身上,如同在他们自己身上一样。(参创17:7-11)
 
问74:婴孩也要受洗吗?
答:是的。因为他们既然与父母同属神的圣约和教会(1),并且有因基督的宝血得救赎脱离罪,并领受赐人信心之圣灵的应许,这应许赐予他们正如赐给他们父母的一样(2);因此,他们也藉那作为圣约标记的洗礼,被接入基督教会中,并且有别于不信者的儿女(3),正如在旧约中借着割礼所达成的(4),这割礼已由新约的洗礼代替(5)。
(1)创17:7;太19:14
(2)诗22:9-11;赛44:1-3;徒2:38-39;16:31
(3)徒10:47;林前7:14
(4)创17:9-14
(5)西2:11-13
 
    一、受洗的对像,必须是人群中的表明自己对基督信仰的信徒。
上个主日我们已经提到洗礼的目的(它在于对赦罪、重生和归入教会的确证和印记)、洗礼的意义和功用(表明并印证基督在十字架上一次献上的牺牲)、洗礼的方式(浸水礼或点水礼)、洗礼的执行者(牧师);现在我们也有必要思想一下洗礼的领受者,即受洗的人。
教皇派为钟表或类似的物体施洗,他们这样做,是对洗礼可怕的亵渎。洗礼的领受者必须是人,也就是说,必须是人群中的真信徒。只有真信徒才有权使用圣礼,当然,教会并不能确知受洗的人已经重生。所有承认自己的罪,宣告相信基督,宣告决定跟从耶稣的脚踪行,并且在生活上与他们的信仰告白一致的人,都可以合理合法地存着无亏的良心受洗。如果受洗的人尚未归正,或者是假冒伪善者,那么他们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们来说,洗礼就不是印记。他们既与恩约无份,也无权得到它的益处。以下经文证实了这一点:
太 3:6承认他们的罪,在约但河里受他的洗。
太 3:11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
太 3:8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
徒2:38“你们各人要悔改……受洗”;
徒8:37“……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
1、洗礼对于成人来说,是一个神赐恩典的印记。
如果洗礼不是在《圣经》上的一个印记,它就不会是圣礼,信心也就不可能从中得到加强。但既然是从神那里来的恩典,必须先有信心在场,否则就没有什么好被加强的。信心先是在经文中,然后在洗礼中被提到。信仰告白与洗礼紧密相关。所有这些对于得救都是必要的。因为《圣经》 说:
罗 10:10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 
    因为洗礼也象征着洁净人的血和圣灵使人重生的大能。“重生的洗”和“除去罪恶的洗”提醒我们这一点。这里告诉我们赦免和重生是如此的完全,以至于没有一丝罪恶剩下,这是何等丰富的福音!那时人就又是符合神心意的人了。
2、孩子受洗。
如果有人藉着受洗进入恩约之中,无论真的进入,还是仅仅外表上看起来如此,都有责任藉着恩约让他们的孩子归于基督,允许他们受洗,因为这约也是与他们的孩子立的。在我们证明这一点之前,为了进一步阐明婴儿受洗的问题,我们必须先做一些前言性的说明。
(1)要受洗的孩子必须:a.不是犹太人、穆斯林、异教徒或者异端者的孩子,(我认为这些孩子被收养在基督徒家庭可以受洗,因为这孩子的事实已经在恩约的家庭里,就像亚伯拉罕家里的仆人都要受割礼);b.不是父母都被逐出教会的那些孩子,他们是在父母被逐之后出生的,因为这样的父母必须被认为是异教徒(太18:17);c.也不是还没出生的孩子,或者流产的或已死了的孩子。
他们必须是:a.恩约成员的孩子;也就是说,父母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必须是恩约的成员(林前7:14);b.也可以是恩约的成员因奸淫而生的孩子;c. 也可以是正受教会责罚之人的孩子,因为儿子不应担当父亲的罪。
(2)圣经没有确定孩子受洗的地方,这不属于洗礼的本质性内容。然而,在教会进行公共敬拜的地方,在公共敬拜的过程中施行洗礼,可以造就信徒。
(3)神能使孩子从婴儿时期逐渐成圣或完全成圣。假如亚当当初没有犯罪,那么所有孩子来到世界时就都是全然圣洁的。
蒙拣选的婴儿,就像成年信徒一样,在死的时候得以全然成圣。因此,我们重申,孩子受洗的根基不是某些内在的质素。
(4)洗礼是记号和印记,因此只有代表和印证的作用。它既不能藉着内在功效产生恩典。这就是说,洗礼的全部功效就在于印证了恩典之约及其给孩子的一切应许。这是说孩子已经有资格得到神的一切应许,并且神会在这个孩子身上成就这一切。
(5)无论父母归正与否,恩约成员所有在婴幼儿时期死去的孩子(不论在受洗之前,还是之后死去)必须被认为是藉着神的圣约得救了,他们生于这圣约之中,并且由此而成为圣约之儿女。如果父母尚未悔改信主,并且对圣约不忠心,这会记在他们的账上,因为孩子不会担当父亲的罪责。(儿子必不担当父亲的罪孽。 结18:20)。这是基于神的在圣约中的应许。因着圣约,神称自己是孩子的神,这孩子是他的子民。因为神是信实的,既然神说是属于他的,那在基督里死了的孩子肯定是得救的。
如果孩子们长大了,他们没有藉着自己的行为表明他们对圣约不忠心,没有表明他们与圣约的应许毫无关系,那么人们就当把他们当作真正与圣约有份之人。他们不会跌落在恩典之外,他们所领受的印记也不会归于无效。准确地说,如果他们后来对圣约不忠心,那就证明对他们来说洗礼并不是印记,他们也从来没有真正处于恩约之中。然而,当某些人在过了有罪的生活之后悔改信主了,对他们来说洗礼就是印记,他们由此也就真正地被包括在这圣约之中,确实与圣约的恩惠有份,这恩惠从他们孩童时期就已经赋予他们了。
3、圣经对婴儿受洗的辩护。
改教时期的几大派:1)东正教和天主教;2)路德宗;3)加尔文和慈运理;4)英国新教圣公会;他们全部进行婴孩洗礼。
 5)重洗派。只有异端重洗派反对婴孩洗礼。
    婴孩也应该受洗吗?有人说不应该。他们提出理由:在《圣经》中找不到给婴孩施洗的命令。我们也无处读到使徒给婴孩施洗的事例。《马可福音》16章16节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既然小孩子不能明确他们的信仰,他们也就不应该受洗。由此,他们说不应该给信徒的孩子施洗,应该让他们长大时自己选择。我们认真的来看待他们的反对理由,和我们回答的证据。
反对理由(1):小孩子受洗的时候还没有理解能力,不能藉着信心领受洗礼,从而使他们的信心得到洗礼的印证。
我们的回答是: a.旧约中的孩子受割礼,他们的割礼绝不是毫无意义的。但割礼本身却并没有净化心灵的内在功效。这就证明,小孩子接受圣礼能得益处,即使圣礼没有产生恩典的内在功效也是如此。 b.既然洗礼所发挥的是记号和印记的作用,那么小孩子同样能够得到这样的印证。神、会众,还有父母,都把他看作是领受了神恩典的印记的。父母由此能够得到安慰,受洗的孩子长到能分辨是非的年龄时,他也能够从他以前所领受的洗礼得到印证之功,给他带来安慰,促使他分别为圣。
反对理由(2):圣经中找不到给孩子施洗的命令。
我们的回答是: a.圣经是赐给有理性的人的,他们知道,所有在恩约中的人,无论是丈夫、妻子,还是孩子,都必须被认为是此约的成员。 b. 其实在圣经中有给孩子施洗的命令和应许的。在《创世记》17章12节中,我们读到:“你们世世代代的男子……生下来第八日,都要受割礼”。在《使徒行传》2章38节至39节中我们读到:“……你们各人要……受洗,……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
新约明显的婴孩洗礼经文也有。当时受洗归给摩西的除了成人,还有所有的婴孩。
林前 10:1-2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
反对理由(3):孩子不能从中受益;他们不理解洗礼的意义,受洗的时候还经常哭泣。
我们的回答是: a.神吩咐我们这样行,我们不要认为自己比神更有智慧。 b.婴孩受洗的任何说法也都适用于孩子行割礼。孩子们不理解割礼的意义,割礼的时候必定哭泣。 c.父母由洗礼而得到了安慰。洗礼要求和激励他们,当把他们的孩子看作是恩约成员,并且把他们作为恩约的成员抚养长大。当孩子到了能辨别是非的年龄时,他们可以从洗礼中得到与成年之后受洗的人一样多的益处。
反对理由(4):基督直到三十岁时才受洗;因此我们也必须等孩子长到能分辨是非的年龄时再让他们受洗。
我们的回答是: a.假如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必须由此得出结论:人在三十岁以前不能受洗。他们自己也证明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b.因洗礼是直到那时才设立的。 c.基督在幼年就受了割礼。
反对理由(5):在被允许受洗之前,人应当先接受教训,悔改,并且相信(参见:太28:19、徒2:38、8:37-38、可16:16)。
我们的回答是: a.圣经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这么说,难道我们当剥夺孩子的食物吗?谁不明白这两处经文都是针对成人而言的呢? b.除了那些恩约成员的孩子之外,我们不可以给其他任何孩子施洗。因此,父母必须首先成为恩约的成员,就他们而言,必须先接受教训,有悔改和信心。所以,这些经文与恩约成员的孩子受洗并不矛盾。
 
    二、教理问答列举了孩子应该受洗的三个理由
1、因为他们既然与父母同属神的圣约和教会
第一个理由是“约”。成人信徒是在神的约中。当成人与某人立约或签订协议时,他们的孩子也自动地被包括在内。比如我们与别人立了契约,把自己的房子卖给人家。这就包括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在内都同意了,一起立了约。我们的儿子或孙子长大了,不能说这房子卖了,他当时还没有同意呢!神与亚伯拉罕立约,也包括他的孩子在内。 
创 17:7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
这是亚伯拉罕的情况,今天依然适用。唯一的区别是早期的以色列人是与神立约的百姓;今天主的子民因神的约组成教会,孩子们也包括在内。
因为神的孩子们属于神的教会,就应该也有与众不同的标志。信徒的儿女,在生命开始的时候,就站在一种盟约的地位上。不能把他们看作世人的儿女一样。他们是从世人中被分别出来的。是主将他们从世界中分别出来,把他们归给他自己,归入他的约中。恩约成员的孩子处在恩约中,因此他们也有权接受恩约的印记。他们被包括在恩约中是显而易见的:“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不仅在旧约中如此,在新约中也是如此,因为外邦人中的信徒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因而也包括在这恩约之中。“……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罗4:11)。彼得也证实了这一点:“你们是先知的子孙,也承受神与你们祖宗所立的约,就是对亚伯拉罕说,地上万族,都要因你的后裔得福”(徒3:25)。还有《哥林多前书》7章14节,在那里我们读到:“……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他们被称为圣洁,是因为父母有一方是信徒,由此他们处于恩约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神称这些在恩约中的孩子们为自己的儿女。“并且你将给我所生的儿女焚献给他……竟将我的儿女杀了”(结16:20-21)。如果他们处在恩约中,那么他们也一定确实接受了此约的印记。
对于不接受此约的印记神要将他们剪除。
创 17:14但不受割礼的男子,必从民中剪除,因他背了我的约。
“必从民中剪除”的意思,神要把他处死(利7:20,21,25)。“因他背了我的约”,是处死他的罪目。此句说,所以受割礼者就是守约者,不受割礼者就是违约者。当然这个盟约记号只是为旧约时代而已。我们知道在新约时代割礼已经为洗礼所代替,在教会中不想受洗者是背了神的约。那些不将信徒的婴孩受洗的,也是背了神的约。
2、并且有因基督的宝血得救赎脱离罪,并领受赐人信心之圣灵的应许,这应许赐予他们正如赐给他们父母的一样
婴孩应该受洗的第二个理由是“应许”。通过基督的宝血和圣灵的信心之工,从罪中得赎,这样的应许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比对于成人的少。这些就是洗礼所印证的。这个应许已经赐给亚伯拉罕,在旧约里,儿女作为后裔包括在神的应许之中。
创 17:7“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
彼得又在五旬节那天重复:
徒 2:38-39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
主在圣经中清楚地表明了:他愿意作这些孩子的神。 
那么受洗的孩子也接受了对罪的赦免和圣灵吗?前面其实已经对此作了回答:洗礼本身并不洗去罪。洗礼是罪被耶稣的宝血洗净的生动图画和郑重陈述。
婴孩真的在教会的祝福上有份吗?他们真的(不只是名义上,而且是实际上)属于基督的教会吗?教会仅仅是为了成年人,还是包括儿童和青年吗?神对成年人的应许和对婴孩的有差别吗?儿童只是附带,还是说他们也是会众的组成部分呢?
教理问答根据圣约“包括一切”的性质,以及教会的整体性,来看待这个问题。教会有男女老少各种各样的人。但是,所有的人都在同一个应许、同一位神的权柄之下,并且分享同一个福音!他们各人的位置可能因为年龄和性别、知识和能力而不同。他们虽有不同,却没有优劣之分。问答74说:因为他们既然与父母同属神的圣约和教会,并且有因基督的宝血得救赎脱离罪,并领受赐人信心之圣灵的应许,这应许赐予他们正如赐给他们父母的一样;。注意这些词语:“与…同;正如…一样!”不是说你在16岁或30岁才开始属于神,或当你选择基督时,才属他。也不是说成人在教会里领受比孩子更多的祝福,因为神不偏待人。神给婴儿和成人的应许是一样的!
但这个应许中新的成分是,那些远方的人和那些主耶稣所要召回来的人,也就是那些从万国中召出来,并根据使徒的要求而受洗的人!新约比旧约更丰富!在亚伯拉罕的时代,孩童就已经被包括在内了。现在圣约是与你和你的儿女建立的。父母和儿女共同分享这同一个圣约,同一个应许。神不只是呼召个人,他也建立血的纽带。他呼召一代又一代的人。他向父母所应许的,他也给了他们的儿女。
这里的关键在于罪得赦免(这是基于基督的宝血)还有作信心工作的圣灵,这些是婴孩和成人同样需要的!婴孩虽然不可能理解洗礼--正如我们在洗礼宣言中所承认的--但是,因为他们也是在罪中成孕而生,所以与成人一样需要宝血和圣灵,在这些事上给他们的应许也不少于成人!
确实,小孩也需要来到主的面前。然而,若不透过圣灵的能力,单凭孩子自己怎能相信呢?同样,若不藉着这一位圣灵,一个成年人又如何能保持信心呢?婴孩和成人在这点上具有同等的地位,及同样的需求。他们也有同一个应许。这是圣经说的,并强烈地反映在我们的宣言里。我们主耶稣基督召聚的教会包括成人和孩子、父母和儿女。他的教会是一个整体,当这教会聚集主日正式崇拜时,所有的会众都站在主的面前。
让我在此强调这一点。现今有一个趋势,就是把青少年和成年人分开,组织单独的青年事工,配合青年人的需要和口味。根据不同年龄分别上主日学受教导。为什么要把属于一起的分开呢?神岂不是喜悦他的民一同聚会吗?
有人可能会说,孩子们听不懂讲道,不能达到成人的水平。没错,这是事实,当使徒们对教会讲道时,他们确实是对成人讲。这是一个整体标准。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这难道不是一件有关成长,有关在神的话语下成长,并逐渐参与圣约中圣礼的事吗?孩子们需要专门的教导。确实,在家中,父母可以用简单的字句教导儿女们有关福音的根基。他们可以解释讲道中难懂的经文,并简化其信息。父母岂不是有责任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在教会里所听到的信息吗?在教理问答的课上,我们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教导。少年人在那里可以提问题、寻求解答、并讨论问题。我们确实强调对圣约之民的年轻人给予专门教导!
在教会的主日正式敬拜中,我们尽可能的在一起,作为圣约的百姓,男女老少一同敬拜,就像西奈山下以色列人全家敬拜神那样。因此,教会在主日,特别是主日上午的聚会,要求全教会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敬拜神。无论男女老少都必须出席,当主藉着他的话语和圣灵降临在我们中间时,他也要看到儿童们。当他听到我们的赞美声时,他也愿意听到孩子和年轻人的声音。因为他们与成人一样同属于基督的教会。
赛 44:1-3我的仆人雅各,我所拣选的以色列啊!现在你当听。造作你,又从你出胎造就你,并要帮助你的耶和华如此说:“我的仆人雅各,我所拣选的耶书仑哪!不要害怕!因为我要将水浇灌口渴的人,将河浇灌干旱之地;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的后裔,将我的福浇灌你的子孙。
基督曾对他的门徒说:让孩子们到我这里来;不要阻止他们!他们是属神的子民。没有青少年的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呢?没有孩子们的教会是什么样的教会呢?极有可能,一般的讲道通常都是乏味难懂的,但有些10来岁的孩子,比某些年轻人和成年人明白的还多!
诗 22:9-10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怀里,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你手里,从我母亲生我,你就是我的神。
婴孩和成人都属于基督的教会,属于被召聚的会众。他们在同一个应许上有份,也必须站立在同一个敬拜里!让他们在一起,不要让他们流失。那些与恩约应许有份之人,当然也有权利拥有此约及其福益的印记。
徒 16:31“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3、因此,他们也藉那作为圣约标记的洗礼,被接入基督教会中,并且有别于不信者的儿女,正如在旧约中借着割礼所达成的,这割礼已由新约的洗礼代替
婴孩受洗的第三个理由在于“洗礼实际上是代替了割礼”。洗礼的实质与割礼是一样的,两者代表和印证的是同样的事情。割礼属于旧约中的人们,洗礼则属于新约的子民。正如以色列的男婴在出生后的第八天受割礼,今天的孩子也应该受洗礼。主在新约中所赐给我们的并不比在旧约中的少。那拒绝婴孩受洗的人就把新约与旧约隔离开来。
在两约之中,所代表的是同一事物,而且目的也一样:藉着基督的宝血和圣灵洁净。既然那时孩子必须行割礼,那么今天他们也必须受洗。
其实旧约信徒的孩子在旧约中也受洗了。“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林前10:1-2)。无可辩驳的是,此处他们所有的孩子都包括在内了(出10:24)。他们当时所受的洗礼可以与浸水礼相媲美,因为他们当时在海里,云彩中的水一直在上面遮蔽他们。这一洗礼是他们在灵里面得救拔的印证,因为藉着海水他们逃出了埃及法老之手。他们被云遮蔽,就得到保护,免受太阳炙烤,而主耶稣就在这片云中(出14:24)。既然那时孩子作为恩约的成员受洗了,现在信徒的孩子也必须受洗,因为他们现在和那时一样是恩约的成员。
徒 10:47于是彼得说:“这些人既受了圣灵,与我们一样,谁能禁止用水给他们施洗呢?”
林前 7:14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原文作“弟兄”)成了圣洁;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
你知道,我们把神的话看作一个整体。凡在旧约中所赐予的,在新约中显得更清楚、更丰富、更完全。在创始记17章我们看到,不只是成人要受割礼,婴孩也要受割礼。这个记号在新约中难道就对婴孩禁止了吗?如果应许给了新约的孩子们,难道他们不应当领受记号受洗吗?
这就是教理问答在此论证的缘由。如果儿女们领受了应许,为什么却不能领受其记号?哪个更重要?应许,还是记号?如果他们领受了基督的宝血和圣灵,难道我们能禁止他们受洗吗?教理问答说,洗礼代替了割礼。重洗派对此抗拒,并且质问说,圣经中哪有这样的记载。这确实是问题的关键。圣经真有教导说,洗礼代替了割礼吗?
在歌罗西书第2章,我们看到割礼和洗礼,圣灵把两者放在一起,让我们知道洗礼和割礼是同一件事。
西 2:11-13你们在他里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乃是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神的功用。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神赦免了你们(或作“我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
保罗写信给在歌罗西的信徒说:“你们虽然没有受割礼,但你们是真正的基督徒。割礼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你们已经受了基督的割礼。受洗的人被说成是行了割礼,因为它们在本质上是同一个圣礼。
我们知道在新约的教会,不再要求流血的割礼。基督已经流了宝血,所以割礼失去了作为圣约记号的有效意义。保罗也特别警告歌罗西信徒,不要重新设立无用的记号!有些犹太基督徒竭力鼓吹人人都要受割礼的思想,甚至是外邦基督徒也当如此。但保罗说:你们已经受了割礼!这不是字面意义上用刀进行的割礼,因为这是一个非人手所做的割礼。这是基督的割礼,而保罗也进一步说到,“…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西 2:12)。
新约教会不再需要割礼了,取而代之的是洗礼!洗礼就是新约基督的割礼,这记号确实代替了原先的。新约的记号就是基督的宝血!洗礼表明基督的宝血也是这样洗净我们的罪,如同水洗净身上的污秽一般。使徒的教导十分明确:那些拥有应许的人,也必须领受记号--正确的记号。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圣经记载说,吕底亚和禁卒、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司提反等都是全家(包括他们的孩子)一起受洗的:
徒 16:14-15有一个卖紫色布匹的妇人,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来敬拜神。她听见了,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便求我们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或作‘你们若以为我是忠心事主的’),请到我家里来住;”于是强留我们。
徒 16:31-33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当夜,就在那时候,禁卒把他们带去,洗他们的伤;他和属乎他的人立时都受了洗。
徒 18:8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还有许多哥林多人听了,就相信受洗。
(林前 1:14我感谢神,除了基利司布并该犹以外,我没有给你们一个人施洗,)
林前 1:16我也给司提反家施过洗;此外给别人施洗没有,我却记不清。
因为神对他们说,这是给你和你儿女的应许。所以他与他孩子们一同领受了应许的记号。
实际上那些拒绝婴孩受洗的人所作的是一件十分残酷的事。他们站在基督和他们儿女中间。他们对儿女说:你并非真的属基督。你必须先做这或做那;你必须先开口承认相信神,然后耶稣才会接纳你。在这之前,你在他里面没有份。这对孩子来说,多么悲哀。
但神却说:这些孩子也属于神。让他们到基督这里来。不要阻止他们!主应许把自己的宝血和圣灵也赐给他们。所以,当他们长大时,让他们显出,并宣告他们属于基督的事实。是的,让孩子表明这点。但让首要的事情先来!先是应许和记号,因为这是神的意思。他要的不是等候。基督不是要等我们长大后,才宣称我们是他的民,当我们尚在襁褓中,他就已经认领了我们。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明白了洗礼的本质还不够,还需要恰当地使用它。
首先,人们需要自己接受洗礼。如果有人还没有受洗,那么他必须努力追求受洗。如果轻视洗礼,拒绝受洗,你就会把神的烈怒引到自己身上:
路7:30“但法利赛人和律法师,没有受过约翰的洗,竟为自己废弃了神的旨意”。
如果你是真信徒,如果你里面有属灵生命的本质,就当好好使用你的洗礼,这是你当尽的本份。藉着洗礼,我们归入三一神的名下。我们不仅是被记在教会的洗礼登记簿上,因它而欢喜快乐。愿你的洗礼继续成为你和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要把你的洗礼作为你的安慰。“基督为我死了,难道他的宝血没有为我而洒,洗去我的罪。”要把这一切应用在你自己身上,并且欢喜快乐。还要藉着你的洗礼使你不断成圣。
对于婴孩洗礼,我们知道是神的命令,但也不要随随便便地就让一个人带孩子来受洗,为孩子选择施洗的见证人应当严肃。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见证人应当有教导孩子的意愿,并且愿意将来劝勉孩子要藉着洗礼和赐给他的应许,过敬虔的生活。在给孩子受洗的时候,父母在孩子受洗时应当庄重谦和。
孩子现在已经受洗了,把他看作是从主那里来的恩赐,并且已经交托在主的手中。所以,必须把那孩子看成是神的孩子,并且像护士一样,照着天父所描述的法则抚养他长大成人。“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必须教导孩子洗礼的重要性,使孩子明白洗礼到底向他印证了什么,他到底对什么有责任。这样行的父母有福了!这样行的家庭有福了!神必会赐下福分,就是永远的生命。这些儿女是在喜乐的信心中成长,这种喜乐不是建立在他们自己身上,而是建立在神丰富的恩典里。
阿们!
 
 
 
 
 
 
 
    
 结论:
   
 
 
 
 
 
改革宗长老会温州教会
陈达 长老
2020.4.23於温州娄桥
2021.6.6-12
 
资料来源:
《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新译本2009版)王志勇译 基督教改革宗出版社
《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释义》托马斯·文森特(Thomas Vincent,1634-1678)著 王志勇译  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 2006版
《海德堡要理问答释义》 陈达著
《系统神学》汤姆华森 著 罗伟伦 钱曜诚译
《比利时信条讲义》2013 陈达整理 未出版
《真道初阶》(修订稿)  未出版
 
 
 
 
九十五问:应为谁施洗呢?
回答:对有形教会以外的人,要到他们认信基督,并且愿意顺服他时(徒2:41;8:12,36,38;18:8),才给他们施洗;但有形教会之成员的婴孩都应受洗(创17:7,9-11;徒2:38-39;16:32-33;22:16;罗6:3-4;加3:17,18,29;西2:11-12;彼前3:21)。
 
问1:可以为所有的人施洗吗?
回答:不可为所有的人施洗,更不可为那些有形教会之外的人施洗,因为他们处于上帝的圣约之外,无权领受圣约的印记。“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上帝”(弗2:12)。
 
问2:外邦人和不信的人可否受洗?
回答:外邦人和不信的人,当他们仍然不信的时候,并在教会之外,不当为他们施洗;当然,在向他们传讲福音之后,如果他们悔改归信,并在众人面前告白自己的信仰,和顺服的决心,此时他们实际上已经在教会之内了,就有权得享受洗这一蒙恩之道,不当拒绝为他们施洗。“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5,16)。
 
问3:婴孩可否受洗?
回答:1.人和不信者还未归信的时候,不可为他们的婴孩施洗,因为父母和孩子都是在上帝的圣约之外。
2.基督徒或归信基督的父母的婴孩,是有形教会的成员,可以而且应当受洗。
 
问4:你如何证明基督徒或归信基督的父母的婴孩是有形教会的成员,可以而且应当受洗呢?
回答:基督徒或归信基督的父母的婴孩是有形教会的成员,可以而且应当受洗,这可从以下方面证明:他们也在上帝的圣约之中;圣约的应许也属于他们,因此圣约的印记当然也属于他们。“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徒2:39)。正是因为有圣约的应许,所以才领受圣约的印记;因此,当初亚伯拉罕施行割礼的时候,不仅是他本人,还包括了他的后裔,在他们还是婴孩的时候,就领受了割礼这一圣约的印记,原因就在于圣约的应许不仅是赐给亚伯拉罕的,也是赐给他的后裔的;同样,在新约时代,不仅是归信的父母要领受洗礼的印记,他们的婴孩也当领受,因为应许是赐给两者的。“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你们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礼。这就是我与你,并你的后裔所立的约,是你们所当遵守的”(创17:7,10)。
 
问5:你如何证明,在律法之下,犹太人的婴孩有恩典之约的应许和印记,他们由此蒙准成为有形教会的成员;所以,在福音之下,基督徒的婴孩也有恩典之约的应许,也当领受洗礼的印记,蒙准成为教会的成员呢?
回答:1.基督徒的婴孩也有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的恩典之约的应许,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此约是永远的。“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创17:7)。基督就是这一恩典之约的中保,此约在新约时代与所有的信徒重新订立,果效程度是与在旧约时代时一样。因此,既然在律法之下婴孩是包括在内的,在福音之下婴孩当然也是包括在内的。
2.在律法之下婴孩所享有的特权(即成为有形教会的成员),由此类推,也属于在福音之下基督徒的婴孩, 他们享有同样的权利,这是很明显的,因为这一特权在福音之下从来没有被取消或废止。
 
问6:你如何证明在福音之下,婴孩成为有形教会的成员这一特权从来没有被取消呢?
回答:在福音之下,婴孩成为教会的成员这一特权从来没有被取消,有以下方面显然可见:
1.假如这一特权被取消,我们就会在圣经中见到取消的记录;但是,在整个圣经中,我们都没有看到上帝要取消这一特权的记录或提示。
2.基督来并不是要取消或限制教会的特权,而是予以扩大;有谁能以圣经为根据,设想这就是基督的旨意,犹太人教会的婴孩应当成为教会的成员,而基督徒教会的婴孩就当被关在门外,如外邦人和不信者一样呢?
3.圣经中明确地说,基督徒的婴孩是圣洁的。“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林前7:14)。在圣经中称犹太人是一个圣洁的国度,因为藉着割礼他们都成为有形教会的成员;基督徒的婴孩,正如他们自身一样,也被称为是圣洁的;这就是说,从圣约的角度而言,他们是圣洁的,因为藉着洗礼他们也成为有形教会的成员。
 
 
问9:我们在整个新约圣经中都找不到婴孩受洗的吩咐,更找不到婴孩受洗的例子,怎能说婴孩有权受洗呢?
回答:1.洗礼这一蒙恩之道,就其精义而言,是由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明确地在新约圣经中设立的;但是,至于受洗的时间就无需明确地制定了,因为可以从圣经中清楚地推导出来。
2.在圣经中,我们也没有找到任何地方吩咐妇女领受圣餐,圣经中也没有记载这样的例子;但是,我们相信在当初新约圣经成典的时代,妇女是确确实实地参与圣餐的;而且,她们作为教会的成员,作为能够切实地操练美德的信徒,毫无疑问,有权利参与圣礼。
3.我们已经从圣经中证明,基督徒的婴孩有权利成为教会的成员,他们当然有权利受洗,受洗就是准许他们进入教会的仪式,而且圣经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取消这一特权。
4.关于婴孩,我们在圣经中找不到这样的吩咐和例子,小时候不受洗,长大成人的时候,确确实实地在众人面前告白自己的信仰,然后再领受洗礼这一蒙恩之道;既然圣经上既没有这样的吩咐,也没有这样的实例,为什么有的人仍然这样行呢?
5.在圣经中所记载的某些例子来看,信徒的孩子在婴孩阶段就受洗,是有着极大的可能性的。圣经上多处记载信徒全家一起受洗,并没有说这一家的婴孩例外。既然上帝都没有把婴孩排除在外,为什么我们非要把婴孩排除在洗礼这一蒙恩之道以外呢?
 
 
 
 
 
 
浸信会人士同时又坚持洗礼只可施于能公开表白信仰的成人。他们认为婴孩不能接受洗礼,因为婴孩没有知罪悔改的经验,而洗礼是这种经验的一个记号。我们应如何回答这问题?我们的答复是:圣经教导的中心是恩典之约,这约称为永远的约(创17:7;来13:20)。亦即是说,有一个救恩计划在历史中,同时也有一个教会在诸世代中(就是那些相信神应许的神的子民)。外表虽然有改变,但这约本身并没有改变。使这约付诸实现的方式虽有异,但这约本身并不会改变。让我们阐释如下:
 
一个永远的约
旧约的形式 新约的形式
割礼——创17:7 洗礼――徒2:39(加2:29等)
施行一次 施行一次
对象为信徒及其儿女 对象为信徒及其儿女
预表以血洁净的方式 预表以无血洁净的方式
逾越节――出12:43
(12:3~17)
主的晚餐――林前5:7
(11:23~24)
施行一次 常常施行
对象为成人的信徒 对象为成人的信徒
预表以血的形式的 预表以无血的形式的
信心的教导 信心的教导
 
神曾经向亚伯罕发出应许,他应许亚伯拉罕将成为万国之父。神应许世界的救主将从他的后裔而出,他也应许他必成为亚伯拉罕及其子孙的神,这是一个永远的约(创17:7)。新约并不出此之外。加拉太书三章16、17节清楚告诉我们,神和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是不能废掉的。事实上,假若我们真正信主,我们也被称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加3:29)。由此我们可见了,恩典之约并没有改变,只是施行的方式改变了。因为基督为我们的罪死,我们不再需要流血或献祭。因此,洗礼代替了割礼,主的晚餐代替了逾越节。当我们了解这伟大的真理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何以新约没有关于婴孩洗礼的明确教导。原因就是:关于神已清楚命定的事情,不须罗嗦再谈了。从起初神就将婴孩和信主的父母放在一起,也就是说,从起初神就命定孩子和他信主的父母一同接受恩约的记号与印证。因为这事实并没有改变(只有记号与印证的形式改变了),故此没有关于婴孩接受恩约的明确训示。假若浸信会人土问:“神在哪里将婴孩也放在教会中?”我们会回答:“请问在哪里神将这些信徒的子女驱逐去?”
我们都知道,新约教会中关于婴孩浸洗的证据只是间接的证据。以下是一些例子。林前7:14保罗称那些被生在至少有父母是基督徒的家庭里的婴孩为圣洁的。“圣洁”的一词,在新约中常用以称呼成年基督徒(通常译为圣徒)。保罗称这些婴孩为圣徒,故此我们可说,他们也受过洗礼。再者,保罗写信给以弗所教会时,称呼受信人为“在以弗所的圣徒”(弗1:1),而在第六章他明显地对孩童说话(弗6:1~4),从此可见保罗将孩童视为教会的一份子。
然而最重要的事情是去了解洗礼的意义。要理问答称它为“印证我们与基督有连属,可以承受恩约的益处”。这表明好像水一样洗净我们身体的污秽,使他清洁,成为一个不可见的更新的外在表记。它以记录作见证,正如福音以文字作见证。这表明洗礼成为我们在以前各课所学习的真理的记号。我们更学习过救赎的次序。在罪中完全死去的罪人,被重生、皈依(藉悔改和信心)、称义、得儿子名分、成圣(最后得荣)。藉着这些“步骤”,人与基督连合,并藉着基督与神连合。藉着重生、皈依、称义、得儿子名分、我们与基督连合。我们发觉这Ordo Salutis(有关救赎应用的规律)的每个步骤,只有一次,如洗礼是只有一次一样。没有一个人重生二次,也没有一个人皈依、称义、得儿子名分二次。这也可说成人只一次救赎,出死入生,出亚当而入基督。因此洗礼对每一个人而言也只施行一次而已。因为它是一件只发生一次的事情的记录(可见的代表)。
同时,洗礼也是一个印证。它证明,见证神已完成的工作。我们对此强调,因为我们认为它非常重要。有些人反对婴孩洗礼的理由是当婴孩接受洗礼的时侯,它自己还不明道理(这是千真万确的,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出生后八日受割礼时也是如此)。但这会导致洗礼成为一项更加有意思的事情。它是一个印证,而非人的能力,是神的权能和信实。一个婴孩受洗时,它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若干年之后,神将会呼召他到自己身旁。那时他将藉圣灵的能力重生他,使他有能力悔改、相信。他又使他称义并收纳他为儿子。这时,若这人清楚明白发生的是什么事,他会知道只有神是配受赞美的。他会谦卑而诚实地说:“神完成一切,我完全无能!”他会回忆他的婴孩洗礼,并说:“是的,我现在知道,这圣礼将神的信实和怜悯说出来,它是一幅神以大能拯救无助、无望的人的图画。”
在下结论时,我们强调两个重点。第一,洗礼的效力并非在施行的时侯。神在人心中的工作,可能在施行洗礼之前、之后,也可能在施行过程中进行。但无论如何,它的意义不会改变(也有可能某人虽然接受了外表的洗礼,但始终没有得到内心的恩典,例如旧约的以扫)。第二,我们不应以为洗礼对我们的重要性只是一次而已。不是的。大要理问答告诉我们应该一生“善用我们的洗礼。”因此,每次我们参观教会的洗礼仪式,其意义又重现我心,让我们来回思考,得益匪浅,同时使我们对神的感恩和认识又更深了一步。
 
 
 
 
 
 
 
 
 
 

重洗派和浸信会

 
 
2010-04-23 22:54阅读:1,652
重洗派的信仰及其影响 
引言:
 时至今日,我接触到一些关于教会历史的书才发现,重洗派的产生是他们在圣经当中找不到任何有关于婴儿洗礼的经文来支持,想要改变这种习俗,但教会又没有真正的接纳他们提议的,这本是没有什么错误。但他们的极端行为就是完全将婴儿洗给否决。让成人重洗接受洗礼。
 

 
 
 第一章、重洗派的产生
 一、对婴儿受洗的反对
 教会在洗礼上一直以来的习惯有为婴孩施洗,当慈运理的同工:康拉德·格列伯尔[1] 和费利克斯·曼斯[2]研读圣经时,发现在圣经中找不到有关婴儿受洗的教训,也认识到受洗是一种信仰的表白、一种立誓跟随主的表示。因此,他们认为一个人必须心志成熟,才能受洗。开始向慈运理提出他们的意见,并希望慈运理能废除婴儿洗的习惯。
 到了主后1524年,他们见慈运理依然没有实际地采取行动,便按捺不住,开始对慈运理等人做严厉批评。慈运理在(1525年)次年年初与他们做了初步讨论后,便决定将整件事提交省议会公开辩论。省议会决定保留婴儿受洗,不单如此,更下令所有父母在婴儿出生八日内为婴儿施洗,否则逐出教会。
议会又下令停止康拉德·格列伯尔及费利克斯·曼斯他们晚间私下的研经聚会。[3]知道这命令后,康拉德·格列伯尔及费利克斯·曼斯立即招聚那些与他们站在一边的人在曼斯的家里共同商讨对策。在会议中有一个叫乔治·布劳洛克的人要求格列伯尔为他施洗(因为他曾受过婴儿洗),格列伯尔随即为他施洗,然后他们彼此激励,为福音至死忠心。重洗派便这样诞生了[4]

 二、对政教合一的反对
 重洗派认为“婴儿洗”及“政教合一”是使教会腐化最严重的罪。无论是天主教还是当时的改革派认为,信徒的儿女在自己能对信仰负责前的幼龄时期,已经属于神的国度,无需为他们另外施行洗礼[5]。并且天主教和新教都是主张政教合一,而重洗派则反对政府和教会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重洗派的发起人开始是很支持慈运理的宗教改革,也是因为慈运理对宗教和政治上的原则保持联络的缘故而对于慈运理的改教运动有很大的不满。格列伯尔、曼斯及布劳洛克认为教会是一群委身、实践主道的基督徒的团契,不应与任何的政权联系,也不应受有形的组织所捆缚。他们强调信徒个别的自由,对于教会组织抱一种怀疑的态度[6]。所以他们认为慈运理的改教不够彻底,彻底的改教应该与政权分割。竭力争取一个自由的教会,反对任何有政府法律所订立的任何信仰信条。后来的激进分子受这个观念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中影响最深的就是瑞士弟兄会[7]


 第二章、重洗派的信仰生活
 宗教的信仰决定一个信徒的生活及生活方式,那重洗派的信仰是什么呢?由于领袖的出众,使得他们的信仰信条极其的多样复杂。信仰生活上也有不同的主张和方式。
 一、信仰信条:
 改教运动的发起,他们是非常赞同的,在主要信仰教义上也是一致的(如:圣父,耶稣基督的神性,教会是信徒的团契,圣经的权威,基督的再来等)。
在前面提到激进的重洗派主义者是反对政教合一的,他们还高举良心绝对自由的教义,也反对宣誓、从军及死刑
 重洗派认为圣洗是为印证信心而设,不承认受洗是神向施恩的工具。他们以为婴儿不能有信心,故反对婴儿洗礼,并认为婴儿洗礼使圣礼成为无意义和迷信的礼仪方式;但他们相信未受洗的婴儿都能得救。他们坚持那受过婴儿洗礼的成人,必须要重新受洗[8]。这是他们最主要的教义。
 另外他们非常的注重耶稣在登山宝训中“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不可指着地起誓……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太5:34-35)的教训,所以他们认为作为基督的门徒是绝对不可以起誓的,对于他们来说,说真话没有等级或层次之分[9]
 教会权威的会众观,在这一点上重洗派是很注重的。每一个信徒即是信徒的祭司,也是非信徒的传教士。在决定信仰教义的事务上,他们坚持不是根据教会传统和某个教会领袖的权威决定。而是要征求当地教会会众的一致同意。[10]
 当然重洗派并不是就这么简单,他们中间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是许多人都无法接受的,他们认为圣经的旧约到了新约的时代已经过时了,单单拥有新约已经足够了,因此重洗派里面的神学思想往往就会缺少旧约的层面。[11]笔者认为他们不注重旧约的原因与他们的主要教义圣洗有关,主张婴儿洗的根据是旧约的割礼[12]。虽然他们的神学思想上很少旧约的层面,可他们却主张回归到旧约的生活方式。

 二、生活方式
 他们虽然与别人的宗教不同,不参加政府组织、不服兵役,但他们之间却有极高的道德标准,非常强调严谨、圣洁的生活,信徒与世界应该完全的分别出来。也许是因为他们反对政教合一,使得他们受到逼迫及苦难,虽然如此,他们仍然坚持坚守一些道德生活上的原则。
1、回归旧约的生活方式
 主张回归旧约的生活方式,是由一个酒店老板的雷登的简·[13]所声称,他说他从神那里得到了新的启示,开始实行旧约中的一夫多妻制,他也自封为大卫王,并与他的妻妾们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14]这种的生活方式是重洗派激进分子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过现在随着激进派的湮没,这种的生活方式也不存在了。
2、回到初期教会的的生活方式
 重洗派非常主张回到使徒时期的教会生活模式,不管是在教义或者是生活上。虽然在上面提到一些关于他们的信仰,但他们并不是很注重教义,主要是他们认为使徒时期的教会并不是很注重教义。
 因为他们主张回到使徒时期的教会模式,所以他们非常羡慕使徒时期的那种生活方式。其中就有凡物公用,尤其是在摩拉维亚的重洗派信徒。这是由一个叫胡特尔的牧师采用一种严格的公社生活管理,每一个单位称为一个“弟兄社区”(brother-estate);直到今天,在加拿大的亚伯达省及曼尼托巴仍有上百个“弟兄社区”存在。[15]这也是后来取代重洗派的门诺派的生活模式。
 
  1. 、重洗派的发展及影响
     重洗派虽然只是基督新教的一个很小的派别[16],但是它的里面又有不同的宗派;如由激进分子组成的瑞士弟兄会、胡特尔弟兄会、门诺会。而且他们的影响也是极其大的,不但是对教会,对政治也是蛮大的。
     一、重洗派在欧洲的发展
     改教运动初期,重洗派在瑞士苏黎世兴起,后来重洗派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遍及瑞士的许多县郡、奥国、波西米亚、德国南部,直到莱茵河谷,抵达荷兰。最具代表性的两大体系;在瑞士发展成激进派的弟兄会和在荷兰发展成保守派的门诺会。[17]
    1、激进的弟兄会
         弟兄会的领军人物就是格列伯尔曼斯,他们也是重洗派的创始人。之之所以称他们为激进派是因为他们反对政教合一并且起来反抗那些逼迫他们的天主教和复原教。激进派在重洗派的前十年是惟一的代表,不但是在瑞士展开反抗性的战争,在欧洲很多的国家地区都有这样的反抗。
        德国闵斯特(明斯特城)事件是一个代表,自封为王的简·马提斯在带领群众以武力攻取了闵斯特并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一个重洗派的王国,这可说是教会历史中悲惨的一个插曲。不久天主教和复原派的军队围困闵斯特城,这些重洗派的信徒拿出狂热的勇气来保卫自己的王国,1535年重洗派的暴力革命被消灭。他们最终也被围剿且遭受笔墨无法描述的痛苦。
    2、保守派门诺会
     镇压闵斯特事件之后,重洗派很多的信徒都因为闵斯特事件而感到震惊和羞愧,有些信徒痛定思痛决意改正那些激进的倾向。一些激进份子过度的狂热行为,玷辱了重洗派的声誉,以致有一段时期重洗派似乎全盘失败。然而在一位荷兰改教家门诺·西门斯(Menno Simons)的鼓舞领导下,一支温和的重洗派,在十六世纪后半期兴起。现代的门诺会便是由这时开始的了。
    ??门诺于公元1524年在自己家乡弗立斯兰被立为天主教神甫。他事奉的第一年,便开始怀疑「化质说」的教义。许多事情发生,使他不得不在圣经上多下功夫,并研读早期作者和路德等改教领袖的著作。直到公元1536年,他才脱离罗马天主教,加入弗立斯兰重洗派。他在荷兰及德国各地旅行,每到一处,必将信徒组成教会,藉讲道及写作劝勉他们。
     不久以后,这批信徒就以「门诺派」取代了「重洗派」。他们是一些和平、勤奋、兴盛、被人尊重的公民。在改教时期到处被拒的重洗派信徒,现在却是一批被誉为「敬虔的」基督徒。[18]他们也是强调政教分开,但他们没有正式的教义。
     门诺派又有一个党派叫阿米斯派的,他们现在主要居住在宾夕法尼亚、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堪萨斯及艾奥瓦等州。他们衣着朴素但特征鲜明:男士戴宽边黑帽,蓄须而去髭,着便服,不上钮扣而以钩连结;女士戴无边草帽,穿长连衣裙,不佩首饰。他们离群索居,很少到外面的世界。也很少与其他民族接触。[19]
    二、重洗派的影响
     1、对教会的影响
     在基本教义上,重洗派和改革家们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当改教运动扩大后,他们对改教没有到达恢复初期教会的模式而表示不满,他们坚持教会必须要回到使徒时期的信仰和生活,这是导致他们最终与教会分离的原因。
     而他们对教会的信念是非常独特的,在圣经中他们看到的教会并不是一个富有和强大的团体,而是一个在基督中的弟兄和姊妹结合成的大家庭。它存在并不是因为得到某种外在宗教或政治团体的承认,而是因为上帝在祂的子民中的工作。[20]遭遇了逼迫的他们几乎在欧洲大陆上要完全被消灭,但他们的余存在日后给其他很多的宗派群体有很大的影响,如:英国独立教会,浸信会等宗派,都是受了重洗派重大的影响而产生的。并且他们坚持的政教分离给现今很多的教会都给予一些的反省。
     2、对政治的影响
     对于重洗派来讲,二十五年的逼迫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其主要被逼迫的原因是当时无论是天主教还改革教会都与教会有紧密的关系,天主教是教会领导政府,新教是政府领导教会。这样的中立关系给当时的政府很大的冲击。
     对政治最大影响莫过于他们狂热的反抗军事行动,它代表了极端的宗教狂热和武力组织(闵斯特事件为代表),也给整个欧洲的政治和宗教抹上了一片阴影。

    结论:
     教会历史两千年来,出现了许多的异端,他们的偏差有的是完全偏离了基督教信仰的最基本,也有些的主张只是他们一种较为极端的强烈派,重洗派就是这一类型的。我们说它是异端也确实是有些过于严重,但重洗派的组织中也是有一些所谓的领袖他们的主张应归属于异端的一类型,重洗派的出现在历史上一个悲惨的一个插曲。而这样的插曲又岂止重洗派一个呢?现今教会面对的异端又岂止是重洗派的过激行为呢?
     今天教会抵制异端应做好的工作:首先紧密联络各地教会网,保持教会合一,防备异端渗入;其次凡事随时提高警觉,提防假道理、假使徒潜入教会;再次牧者做好探访关怀工作,以便挽回迷羊;最后活出教会的见证,堵塞生命的破口。捍卫真理成了现在的每一个教会领袖、牧师、神学生以及基督徒的责任,呼吁教会弟兄姊妹起来共同堵住破口,同心合意做时代的捍卫真理的精兵。







    参考书目:
    1、陶理博士主编, 《基督教二千年史》 李伯明、林牧野合译,香港:海天书楼出版 2004
    2、祁伯尔著, 《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李林静之译,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 2001
    3、布鲁斯·雪莱著, 《基督教会史》刘平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振群博士著,《透视2000卷三:宗教改革与近代教会》,台湾:协传培训中心, 1999
    5、余达心著, 《基督教发展史新释》, 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 2002
    6、比尔·奥斯汀著, 《基督教发展史》许建人、马杰伟译, 香港:国际种子出版社 2002
    7、作者不详, 《历代基督教信条》, (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04)
    8、网页资料下载:http://www.chinabaike.com/trip/482/486/20070611130583.html 
     
     
     
     
    [1] 康拉德·格列伯尔(Conrad Grebel,1498-1526年);第一家自由教会圣会的组织者,门诺派的创始人。曾因慈运理的带领接受了福音派的信仰,并全力支持慈运理的改教工作。后来因为洗礼的缘故开始对路德和慈运理深表不满。布鲁斯·雪莱:《基督教会史》刘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页276 注脚。
    [2] 费利克斯·曼斯(Felix Manz,1498-1527年);重洗派的领袖 同上。
    [3] 余达心:《基督教发展史新释》 (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 2002), 页81-82。
    [4] 同上: 页82。
    [5]祈伯尔:《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李林静之译,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 2001), 页219。
    [6] 余达心:《基督教发展史新释》 (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 2002), 页82。
    [7] 瑞士弟兄会(Swiss Brethren);重洗派的一支。1525年,一群激进分子于瑞士苏黎世在格列伯尔带领下成立“瑞士弟兄会”。布鲁斯·雪莱:《基督教会史》刘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页278 注脚。
    [8] 《历代基督教信条》 (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04), 页224。
    [9] 布鲁斯·雪莱:《基督教会史》刘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页284
    [10] 同上: 页284-285
    [11] 李振群博士:《透视2000卷三:宗教改革与近代教会》 (台湾:协传培训中心,1999), 页85。
    [12] 当格列伯尔等人在圣经中找不到婴儿洗的根据时,当时的议会决议不但保留婴儿洗,而且下令所有父母在婴儿出生八日内为婴儿施洗,否则逐出教会。
    [13] 雷登的简(Jan of Leidon):雷登应该是Leyden,为荷兰城市。可能就是贺夫曼的追随者简·马提斯(Jan matthys),或者是他的继任者雷登约翰(John of Leyden)。
    [14] 布鲁斯·雪莱:《基督教会史》刘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页282-283
    [15] 祁伯尔:《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李林静之译,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 2001) 页218。
    [16] 基督教认为它是异端,因为他们主张给信徒重新洗礼,其实他们只是反对婴儿洗。当然他们有些极端的行为。
    [17]祁伯尔:《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李林静之译,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 2001) 页219
    [18] 同上: 页222。
    [19] 下载自:http://www.chinabaike.com/trip/482/486/20070611130583.html
    [20] 陶理博士主编:《基督教二千年史》李伯明、林牧野合译,(香港:海天书楼出版 2004), 页40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568df090102xjc6.html
     
     
    (司布真赞扬重洗派,称他们再洗礼派就为了“一主、一信、一洗”在抗争,为持守古老的善道。司布真承认浸信会继承了重洗派)

司布真论浸信会的起源

 (2017-12-13 09:35:32)
转载▼
原文地址:司布真论浸信会的起源作者:驷马分肥
 
 

司布真说:

 
“我们相信浸信会是原初的基督徒。我们不是起源于宗教改革时期,我们是路德和加尔文之前的改革者。我们从未从罗马天主教出来,因为我们从未属于他们。我们的存在一直没有中断过,一直追溯到使徒们。自从基督的时代,我们就存在,一直到今天。我们的原则,虽然有时模糊了,被人遗忘了,但总是被一些人持守着。浸信会曾受过天主教和抗罗宗的逼迫;但是接受浸信会原则的政府,却不会逼迫其他宗派。我相信没有哪个浸信会认为辖制别人的良心是正确的。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乐意受苦,我们的殉道史在证明;但是我们绝不乐意接受国家的帮助,绝不与政府联盟而亵渎了基督新娘的贞洁。教会,虽然是王后,但是我们不会让教会变成辖制人良心的暴君。” (摘自《新公园街讲台》(The New Park Street Pulpit), 第7卷225页)
 
1881年,司布真又说:“历史都是我们的敌人写的,他们没有能抹掉我们的所有事实,他们的记录还时不时地泄露出一些事实,就是很久以前有些称作再洗礼派的穷人被当局定罪和处罚。我们听说,从亨利二世到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期间,不断有一些所谓的异端为了真理的缘故被所有人恨恶。他们的衣服被剪短,他们被扔到野地,在寒冷中死去,后来有些人在纽英顿(Newington)为再洗礼派的信仰被烧死。早在抗罗宗之前很久,再洗礼派就为了“一主、一信、一洗”在抗争。地上可见的教会一偏离福音真道,这些人就兴起来,持守古老的善道。他们是受逼迫的贫穷的支派。历史书经常告诉我们,持守真道的人都死绝了,狼已经吃光了羊。但是我们还在,而且繁多,在美国更多。神做了何等奇妙的工作。”(摘自《都城会幕讲台》(Metropolitan Tabernacle Pulpit), 1881, 第27卷, 249页)
                                                                           --
 
附:英文原文和出处
 
C. H. Spurgeon on Baptist Perpetuity
 
"We believe that the Baptists are the original Christians. We did not commence our existence at thereformation, we were reformers before Luther or Calvin were born; we never came from the Church of Rome, for we were never in it, but we have an unbroken line up to the apostles themselves. We have always existed from the very days of Christ, and our principles, sometimes veiled and forgotten, like a river which may travel underground for a little season, have always had honest and holy adherents. Persecuted alike by Romanists and Protestants of almost every sect, yet there has never existed a Government holding Baptist principles which persecuted others; nor I believe any body of Baptists ever held it to be right to put the consciences of others under the control of man. We have ever been ready to suffer, as our martyrologies will prove, but we are not ready to accept any help from the State, to prostitute the purity of the Bride of Christ to any alliance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we will never make the Church, although the Queen, the despot over the consciences of men". (From The New Park Street Pulpit, Vol.VII, Page 225).
 
"History has hitherto been written by our enemies, who never would have kept a single fact about us upon the record if they could have helped it, and yet it leaks out every now and then that certain poor people called Anabaptists were brought up for condemnation. From the days of Henry II to those of Elizabeth we hear of certain unhappy heretics who were hated of all men for the truth's sake which was in them. We read of poor men and women, with their garments cut short, turned out into the fields to perish in the cold, and anon of others who were burnt at Newington for the crime of Anabaptism. Long before your Protestants were known of, these horrible Anabaptists, as they were unjustly called, were protesting for the 'one Lord, one faith, and one baptism.' No sooner did the visible church begin to depart from the gospel than these men arose to keep fast by the good old way. The priests and monks wished for peace and slumber, but there was always a Baptist or a Lollard tickling men's ears with holy Scriptures, and calling their attention to the errors of the times. They were a poor persecuted tribe. The halter was thought to be too good for them. At times ill-written history would have us think that they died out, so well had the wolf done his work on the sheep. Yet here we are, blessed and multiplied; and Newington sees other scenes from Sabbath to Sabbath.
 
As I think of your numbers and efforts, I can only say in wonder - what a growth! As I think of the multitudes of our brethren in America, I may well say, What hath God wrought! Our history forbids discouragement." (From the Metropolitan Tabernacle Pulpit, 1881, Vol. 27, page 249.)
 
 
 
 
 
 
 
 
 
 
 
 
 
 
浸礼宗 
https://www.douban.com/note/693711246/
浸信会的起源——四个源头 就像可能有许多条溪流汇入大河一样,浸信会这个基督教新教最大的宗派拥有多个不同的源头,我们确知的至少有四个源头。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和学习这四个源头的起源、他们的主要教义,和他们后来的发展。 在认识这四个源头之前,首先我们要区别一下主干:究竟什么是浸信会?浸信会是相对于其他几个主要的新教宗派而言的:长老会、圣公会、公理会和一些其他的宗派。浸信会主要相信什么呢? 1. 宗教自由。浸信会非常强调良心的自由,认为只有神能够审判人的良心,国家无权判断信仰的正确与否,信仰属于良心自由的层面。国家的权柄是在有限领域里的。因此,浸信会也强调地方教会的自治。教会的权柄来自于教会的全体会众,没有任何教会以外的机构(包括教会间的联会、机构,或者国家)能够把他们的意志强加于地方教会之上。 2. 信而受洗。浸信会——无论什么支派——都认为只有那些真正从罪中悔改并且信靠基督的人才能够接受洗礼和加入教会成为成员。教会是由基督的门徒,也就是真信徒组成的。
 
第一个源头是再洗礼派(重洗派,Anabaptist),1525年 起源:从瑞士的苏黎世开始,他们是慈运理的追随者中比较狂热的那一群人。 格列伯(Conrad Grebel)是慈运理的支持者和拥护者,刚开始的几年间,他遵照慈运理的教导,在信徒各人的家中查考圣经,就在主后1525年的1月间,当他们在聚会时,其中一位弟兄,布老若克(Blaurock),他请求格列伯为他再重新施浸(他曾接受过婴儿洗礼),而格列伯也同意并确实执行了。因为他们这样“重新”施行浸礼的缘故,所以他们被外界称为“重浸派”。 因此,他们从其他新教教会中逐渐分离出来。因为路德和慈运理与政府有紧密的合作关系,是政教合一的。重浸派的弟兄们则认为这样是教会腐败的根源,所以加以反对。 因此,政府抨击他们为异端、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人。他们遭到了严重的逼迫,甚至有很多的人被支持路德和慈运理的新教政府处死。然而因为他们对圣经的认真和和平主义的态度,重浸派的观点和教会都在欧洲得到了广泛传播。 主要教义:重浸派的教义非常多元,在很多问题上没有一致的立场。但是在重浸派中有一些极端的元素,可以作为区分的标志:有一些重浸派是强烈的和平主义者,他们认为基督徒不应该担任政府公职。有一些重浸派挑战原罪,并不认为人生来就有罪。有一些是极端的平权主义者,取消教会中所有的职分,包括允许姊妹在教会中进行带领和讲道。还有一些是完美主义者,他们极度地追求回到使徒行传中教会的样式,凡物公用、共同生活。 发展:今天的阿米希人和门诺会被认为直接起源于此运动,而弟兄会则是重浸派后续所发展出来的教派,基督徒聚会处也是重浸派发展的结果。
 
第二个源头是一般浸信会(1608年) 起源:约翰·史密斯(John Smyth, 1570-1612),英国人,他在1607年带领一群基督徒逃往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因为在英国遭到了迫害。在荷兰,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教会。1609年,史密斯被信而受洗的观念所说服,他相信唯独信徒受洗是圣经所教导的观念,婴儿洗礼是不符合圣经的。在接受了这一原则之后,史密斯先给自己施行了信徒洗礼,然后给其他四十个人施行了洗礼。接受史密斯洗礼的人中有托马斯·赫尔威斯,后来成为伦敦很有影响力的一位牧师。在史密斯的带领下,他们在荷兰成立了第一间英文的一般浸信会教会。然而,史密斯后来在1610年被教会除名,因为他受到门诺会的影响,试图把教会变成门诺会的一个支派(Waterlander)。 托马斯·赫尔威斯(Thomas Helwys,1550 -1616)后来回到了英国,在1612年建立了伦敦第一浸信会,这间教会的位置是在斯皮塔福德(Spitalfields)。赫尔威斯倡导宗教自由,教会与国家分离,宽容无神论者、外教人、其他信仰者。后来他向英王詹姆斯一世写信请愿,呼吁宗教自由,他说,“国王只是一个人,不是神,无权在属灵的事上管辖百姓”。詹姆斯王将他投进监狱,1616年死在狱中。
主要教义:为什么我们叫他们“一般浸信会”呢?因为他们认为基督的代赎是为所有人预备的,代赎是普遍的。基督为所有人而死,每一个人可以选择接受或相信,救恩可能因为人的回应而失落。这是神的主权和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一个来回拉锯,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讲到奥古斯丁与伯拉纠、加尔文主义者与阿民念主义者、第一次大复兴与第二次大复兴,一直在这件事上有不同的观点。 发展:一般浸信会在1650年建立了47间教会,1664年建立了全国性联会。由于一般浸信会在教义上不那么严谨,所以经历了很多内部的纷争。到1800年几乎消亡,有很多一般浸信会教会变成了一位论(否定三位一体)的教会。
 
第三个源头特别浸信会(Particular Baptists) 起源:特别浸信会是从一个清教徒的分离主义教会(从圣公会中分离出来)开始的,这间教会的领袖是亨利·雅各(Henry Jacob),建立于1616年。 在1638年,第一间英国加尔文主义浸信会开始聚会。到1644年,七间加尔文主义浸信会开始建立联会,他们写下了1644年伦敦浸信会信仰告白,这份文件宣告了他们与重浸派和一般浸信会的不同。 主要教义:有限的救赎——基督是为选民而死,而不是为所有人死。基督的死是为神的百姓所预备的,救恩是不会失落的。这是和一般浸信会截然不同的教义。 特别浸信会是加尔文主义者,他们相信神恩独作(Monergism):只有神能够发起救恩和成就救恩,人毫无功劳。 发展:在英国内战期间(1642-1649)、空位期(1650-1660),由于宗教信仰的自由,特别浸信会和一般浸信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660年,全英国一共有三百多间浸信会教会。 两个主要的特别浸信会领袖:约翰·班杨和司布真约翰班杨在24岁时,1653年受洗,随后开始讲道和教导。在1660年,查尔斯二世把他逮捕入狱,一致拘禁到1672年。班杨拒绝停止讲道的命令,因此他在1675年再度被捕。在狱中,班杨写下了《天路历程》这本名著,成为基督徒世界的经典读物。《天路历程》以比喻的方式描述了基督徒的生命成长。他在狱中写的另一本书是他的自传,《丰盛的恩典》一书(三联书店出版),描述他的生命历程。 司布真,被称为“讲道王子”。司布真于1850年受洗,19岁的时候就成为伦敦最大的教会的牧师。1861年,由于人数的继续增长,教会建堂完成。新堂可以容纳五千人的座位,还容许一千人站着听。教会的名字叫伦敦都市会幕教会。在1880年代, 英国的浸信会发生紧张的局势, 导致“下坡之争”(Downgrade Controversy)。自由主义的神学入侵浸信会联会,结果司布真和其他人于1887年退出联盟。司布真一生讲道3600多次,著作49本。
 
第四个源头美国的浸信会 起源:美国的第一间浸信会是1639年由罗杰·威廉姆斯建立的。他毕业于剑桥大学,在剑桥学习时成为一位清教徒和分离主义者。威廉姆斯认为英国国教会是腐败而错误的,等到他和妻子在12月初登上里昂号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分离派。1631年,他来到马萨诸塞州殖民地。 当时,殖民地政府禁止清教徒去印第安部落传福音,威廉姆斯认为政府对教会事务增加限制是没有理由的。当时的殖民地政府还要求人民必须主日去教会,以及制订了一系列规则把圣经的属灵责任以立法的形式要求人民遵守。威廉姆斯认为,这不是政府的权柄。 因此,马萨诸塞总督温思罗普禁止威廉姆斯去英国布道,于是威廉姆斯在1635年离开了马萨诸塞州,1636年来到了罗德岛。由于威廉姆斯公开认为殖民者不应该夺取印第安人的土地,从而得到印第安人信任,卖给他一片土地,建立了普罗维登斯庄园,并随后建立了美国第一个浸信会。 教义:早期的美国浸信会教会包括了特别浸信会和一般浸信会。特别浸信会于1707年在费城成立了联会,称为费城联会。费城联会是美国第一个加尔文主义浸信会联会。到1879年,费城联会共有81间教会,两万四千多成员。 发展:浸信会早期发展较慢,直到1740年才开始展现影响力。我们会在后面继续谈到这一点。 浸信会的信仰告白 “不要信条,只有圣经” 现在,让我们纠正对于浸信会一个常见的偏见,主要是一些改革宗的基督徒们,认为浸信会是没有信仰告白、反对信条、认为只有圣经就足够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什么是信条(信仰告白),就是一个有关教义的宣告性文件,内容是这个信仰团体所共同持有的关键教义,例如使徒信经就是一个典型的信仰告白。由于浸信会强调地方教会自治,所以有人认为浸信会是个人主义的、反权威的、不一致和没有信条的,甚至进一步说浸信会不像圣公会和长老会那样重视教会历史、忽视历史上神学家们所建立的信条,是一群骄傲自大的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和不公平的。浸信会非常注重信仰告白的建立,信仰告白设立教会的思想边界。所以我想谈一谈浸信会有哪些重要的信仰告白。 首先,是1644年的伦敦浸信会信仰告白。1638年由特别浸信会的众教会在英国内战期间共同制定。1644年信仰告白是一个温暖的、灵修式的、温和的加尔文主义信条,目的是为了和一般浸信会区分开来。 在1689年,出版了伦敦浸信会第二信仰告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改革宗浸信会信仰告白。这一信仰告白其实是1677年写成的,是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的浸信会版。为什么要根据长老会的信仰告白改写出一个新版本替换1644年的告白呢?因为教会们想要强调浸信会和长老会之间的相同之处,以追求宗派间的合一。这份信仰告白只在教会治理(会众制)和洗礼(信而受洗)这两个章节上与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不同。 1833年,三年大会制订了新罕布什尔信仰告白,也就是我们教会现在在用的信仰告白。这份信仰告白是浸信会教会使用最广泛的一份,它也有各种各样被修改的变种出现在各个浸信会和福音派教会的网站上。国会山浸信会建立于1878年,使用了这份信仰告白。1925年,美南浸信会采用了这份信仰告白并加以修改,形成了美南浸信会信仰告白(Baptist Faith & Message,简称BFM)。BFM在1963年和2000年经过了两次修改,所有美南浸信会联会下属的大学、神学院和机构都需要认信BFM。 我们认为,1833年新罕布什尔信仰告白强调了我们所关注的、出自圣经的最重要的教义,总结了我们所需要教导的核心观念,也能够帮助我们在神的话语和真理上保持忠心。 不是说你要认信这份信仰告白才是基督徒,但是对于加入一间地方教会和促成教会的合一而言,这样的一份信仰告白是一个有利的边界。
 

 

浸信会_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5872032-6084894.html

 

B 添加义项 
?
浸礼宗(Baptists),又称浸信会,是17世纪从英国清教徒独立派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主要宗派,因其施洗方式为全身浸入水中而得名。 
此宗派的特点是反对婴儿受洗,坚持成年人始能接受浸礼;实行公理制教会制度。 
该宗的国际组织为浸礼宗世界联盟(The Baptist World Alliance),建立于1905年,有106个教会团体参加,成员遍及各大洲。

信仰特点

基本观点
浸礼宗深受三个教派之影响。部分浸礼宗的神学思想受加尔文主义的影响,洗礼观念属于重洗派(门诺会),而教会体制则为会众制受公理会的影响。
(一)浸礼宗强调信徒与上帝的直接联系,无须神职人员和教会为中介;只承认基督和圣经在信仰与实践上的权威,浸礼宗的宣言并非强制信徒的信条,并不具有权威性、约束性。
(二)坚持信仰自由和自愿的原则,因而只吸收具有判断力的志愿者入教,为维护信仰自由原则,反对政府干涉宗教信仰和教会事务。
(三)不承认礼仪为圣礼,而称之为“礼节”(ordinance)。在它看来,仪节并无神圣价值和意义;信徒仅因信仰而获恩典,而非仪节本身。该宗实行浸礼与圣餐两种仪节。浸礼象征着耶稣的埋葬与复活,也是对信徒罪的埋葬,获得新生的标志。
(四)教会实行公理制,所有信徒在教会中的地位和权利一律平等。信徒自愿结合而成的地方教会为最重要的行政单位,拥有全部自治权,可以自行决定仪节、规则及其与其他教会的关系和成员的接纳与清除。牧师由会众聘任,不设执事。各地地方教会自愿组成同盟处理共同的问题和任务,但其决定对地方教会不具有权威性。由此可见浸礼宗在教义和礼仪上具有个性化、自由化的特点;在教会制度上具有民主的色彩,故往往被人们视为较典型的自由教会。
具体教义
浸礼宗教义可以用八个英语短句表达,而每一句开头的字母拼起来是BAPTISTS。
Biblical authority:认识和肯定《圣经》的权威。
即浸礼宗以《圣经》作为信仰和实践的最高权威(若干宗派在《圣经》之上还加上教会或是信条)。一般说来浸信会中对于特定神学立场的执着是比较淡的。部分浸会中可能有加尔文主义者,也有亚米念主义者;可能有时代主义的支持者。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浸会中的神学是丰富而多样的。

折叠组织制度

浸信会有一百多个派别:在美国有27个派别,共有教会9.5万间。其中美南浸信会是美国新教最大宗派。
 
 
 
 

折叠历史沿革

全球情况
1905年,浸信会世界联盟(The Baptist World Alliance,BWA)成立并于伦敦举行首次浸礼宗世界大会。
1912年,The Sustentation Fund启动。
1922年,Violet Hedger成为首位获得实习牧师资格的女性。
1955年,浸信会世界联盟在伦敦举行纪念活动庆祝成立50年周年。
欧洲情况
 
 
1633年第一间加尔文宗的浸礼会在伦敦成立。这两派的教会都发展迅速。1639年在美洲新大陆的罗德岛,在威廉斯 Roger Williams 的领导下建立了第一所浸信会,开始了“浸信会”在美国的发展。
在脱离英国国教者中,有司米特 John Smyth 于1609年带领会友避难于荷兰,采纳“成年信徒受浸”的作法,并加入当地的门诺会。1600年受荷兰分离派Seperationist逃难者门诺会影响,公理会牧师司米特John Smyth(1554-1612年)认为婴儿洗礼是不合圣经教导(圣经中虽没有婴儿洗礼的事情,但在《十二使徒遗训》里面有记载关于婴孩受洗)。1609年他为自己和其他会友再施洗。他们采纳了浸礼原则。
 
1612年由托马斯 郝伟士 Thomas Helwys 带领一小群会友回到英国建立了第一所“浸礼宗 Baptists”的教会,采亚米纽斯派的信仰。
在荷兰莱登(Leiden)的教会中,有一位牧师亨利·雅各Henry Jacob(1550-1616年)于1612年间,回到英国,在Southwark成立了英国第一间浸信派教会。同年,浸信宗教堂的首次聚会在伦敦Spitalfields举行,浸信宗创始人托马斯·郝伟士Thomas Helwys发表了一则关于“罪孽的奥秘”的宣言。17世纪,浸信会教徒拒绝遵从并成为英国教会的成员。强调唯有基督,而非国王或者女王,才是教会的元首,为此受到信仰迫害。
1633年,有些人退出这间教会,因为他们除了接受成人浸信,并深受加尔文主义影响。
1641年,他们开始接受浸礼为正式圣礼,自此以后浸礼成为英国浸信会之传统。这一派后来被称为特别浸礼派(ParticularBaptists)。
荷兰的浸礼派又受到亚米纽斯主义(Arminianism)的影响。亚米纽斯主义是不接受“预定论”的;那些接受亚米纽斯主义的浸礼派信徒,后来被称为普通浸礼派(General Baptists)。
伊利沙白女王就任之后,国教和其他分离派经过数十年不断的抗争。根据公元1689年的“信仰容忍法案”(The Toleration Act),凡是愿意实行以下各点的,都可以自由崇拜:
(1)发誓效忠威廉与玛利。
(2)拒绝教皇权柄、化质说、弥撒和向马利亚及圣徒祷告。
(3)接受“三十九信条”。使新教各宗派,可在英国公开。这些不同意者包括:长老宗、公理宗、浸信会和贵格会,人数加起来约为当时英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1792年,William Carey创立浸信会差会(BMS),也就是后世为人熟知的浸信会世界差传布道团(BMS World Mission)。
1812年,在伦敦Rippon's Vestry博士的小礼拜室内,小组讨论浸信会联盟的形成。
1813年,在伦敦举行第一次浸信会大会。
1832年,浸信会联盟的架构完成。
1837年,乔治·卡曾斯是第一个被报道的西印度牧师,在英国主持牧师团。
1854年,司布真(Charles Haddon Spurgeon,1834-1892年),最有名的浸信会宣教士,开始了他的事工。19世纪后半期,司布真的讲道盛况一时;属于浸礼宗,除了不信婴儿洗礼外,他是个道地的加尔文宗。
1855年,The Freeman,也就是后来的《浸信会时报》(The Baptist Times)首次出现。
1891年,一般浸信会和特别浸信会共同组成“英国浸礼宗协会”(Baptist Union of GreatBritain)。
欧洲浸礼宗联盟
European Baptist Federation(欧洲浸礼宗联盟,EBF),包括52个联会和公会内的77万浸信会教徒、7个附属教堂和网络。从葡萄牙到遥远的俄罗斯,涵盖了在欧亚大陆、中东及近东所有的浸信会信徒。在这些没有正式协会存在的国家中,欧洲浸礼宗联盟持续不断地工作以加强各方的关系。
北美情况
1.传入北美
浸礼宗于17世纪30年代随清教徒移民传入北美,主要是特救浸礼派。18世纪后,此派开始了联合运动,但这一趋势被19世纪30至40年代的奴隶制运动所中断。由于南、北方对奴隶制的态度不同而走向分裂。1845年美国南方各州建立了“南方浸信会”(The Southern BaptistConvention)。1907年北方各教会联合建立了“北方浸礼会”(The Northern Baptist Convention)。随着美国内战的结束和解放宣言的公布,各浸会加强了在黑人中布道传教,建立黑人教堂与教会,培训黑人牧师,1880年建立了黑人信徒的全国性组织“美国的全国浸礼会”(The NationalBaptist Convention of America)。1916年又从该会分裂出“美国全国浸礼会”(The National Baptist Convention U.S.A.)。
2.美国浸礼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大多数浸礼宗信徒仍分属南、北两大教会。北方浸礼会人数较少,截至1984年,信徒约160万人,其内部基要派与现代派的斗争相当激烈。这一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会以后的发展道路。1946年在其全国大会上,基要派首先发难,企图把“圣经无谬”等信条强加给教会,欲控制传教、教育等重要委员会的领导权,削弱与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的关系,遭否决。会议重申《新约》是神启的纪录和信仰的权威准则,强调不同教派应加强合作。此后,基要派势力始终未能在北浸会中占据上风。部分基要派和温和派信徒遂于50年代相继退出,另组新会。北浸会自此一直带有明显的自由主义色彩。鉴于以南北地理范围分界的方法已失去现实意义,北方浸礼会于1950年易名美国浸礼会(The American Baptist Convention)。该会极力扩大传教,其社会影响和经济实力日增。但由于该会内部的分散性,神职人员不足等原因,信徒人数的增加幅度远远落后于同期美国人口增长。为扭转此现象该会设立了执行秘书长,负责全面协调教务,后来又合并了一些传教事务的机构,加强各专门委员之间的联系,积极发展与其他教会和教派的关系。在社会政治方面,十分关注战争与和平问题,反对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主张和平利用核能,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结束冷战并与苏联和平共处。该会曾声言教会有“明确的责任以各种合法手段对共产主义进行坚定的精神反抗”。但它也反对麦卡锡主义的歇斯底里,认为这是对自由的威胁。针对美国社会中日益明显的种族歧视和种族矛盾,该教会很早就表明了反对种族歧视和采取行动改善种族关系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国内和国际形势激烈动荡。在此形势下该会更加广泛关注社会世俗化、城市化、种族关系、妇女等问题。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推动下,该教会号召坚决消除教会内存在的种族隔离现象,所有教会及其神职对一切种族开放;并要求信徒遵从1964年的民权法案。在国际关系方面,该教会呼吁帮助发展中国家,救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受害者。
1972年美国浸礼会的英文名称改为American Baptist churches in the U.S.A。20世纪80年代它被公认是一个走中间道路的教会,因为该会内部容纳了从自由主义到基要主义的多种不同神学流派;信徒种族构成复杂,少数民族的信徒超过了1/3,在组织结构上,强调照顾和反映不同成份教徒的愿望,充分尊重地方教会的自由。并十分重视普世教会合一运动和与其他教派的对话,故在美国被称为多元化的教会。20世纪80年代,它开始实施一项传教计划,欲在10年内建立500个新教会,并为此拨款数百万美元。但进展不大,信徒人数仅维持原状。
3.美国浸信会
战后,美国南方浸礼会的发展为美国各新教团体之最。其信徒人数增长之快及发展持续时间之长都很突出。随着南方各州日益工业化,人口流动性增加,越来越多的南方人口流往城市或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等州,南浸会随踪而至,建立新教会,并发展神学教育,培养新牧师,吸收新教徒。致使该会信徒大增。1950年至1955年其信徒增加19.7%;1955年至1960年增加14.8%;至1972年信徒达1200万人,教会34,534个。到1983年,信徒发展到1400万,其教会达到36,531个。至1989年信徒为14,722,671人,教会37,238个。其神学院及其附属学校招生数量大增,财政收入和预算总额也随之增长。南浸会如今已远非南方的一个地区性教会,已成为遍及全美的最大的新教教会团体。
南浸会信徒的增加与其20世纪60年代前后神学观点的变化不无关系。20世纪60年代后,在社会变革潮流的冲击下,南浸会内部要求教会跟上时代的呼声强烈,其保守主义的立场开始松动。除坚持圣经的权威与传统信条外,对教会内部存在的其他神学思想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不复以强制性手段压制。该会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居神学主导地位的是带有一些自由主义色彩的福音主义,被称为温和派。在此期间,南浸会的信徒增加较多,政治态度亦较开放。但传统的保守派与基要派并不甘心,于1979年开展了夺权斗争,极力把该会拉向右转。保守派的核心神学立场是所谓“圣经无谬”论。他们往往把不赞同这种神学观点的人统称为自由主义者。为结束温和派支配南浸会领导权的局面,保守派从夺取教会领导职位和扩大其神学观点的影响二个方面展开攻势。自1979年始,南浸会每届任期一年的主席职务均由保守派人士担任,利用主席对各重要机构领导人的实际任命权,保守派进而逐渐控制了许多关键性的机构。其中央领导层内保守派与温和派的力量对比变化得越来越有利于前者。到1987年,南浸会的行政委员会、海外传教委员会等重要部门以及6所神学院中的5所均已被保守派控制。为加强其在神学上的影响,保守派也采取了一些措施。1985年南浸会成立了一个“和平委员会”,旨在通过其活动调解教会内部的分歧并找到解决的办法。然而,两年之后,该委员会所提出的报告却明确肯定了保守派的“圣经无谬”论。温和派在南浸会的神学院内基础一向较为雄厚,因而保守派加强了对神学院的控制。他们利用多种方式强化对神学观点的信条上签字。持异议的教员往往面临被解雇的危险。为强化对地方教会的控制,1988年的南浸会通过一项“关于平信徒皆为祭司”的决议,意在个别信徒可坚持自己的保守观点,并声称这一原则与牧师的责任和权威并不矛盾。遭到温和派的激烈反对,面对保守派的强劲攻势,温和派一面指责保守派权欲熏心,一面要求严格坚持浸礼宗尊重自由的传统,包括个人解释圣经的自由等。并主张在传教这个共同事业中实现不同派别的合作与团结。总的看来,温和派的活动软弱无力。其影响在保守派的排斥下不断被削弱,其内部在如何扭转局势的问题上也存在分歧。为积累力量,不少温和派人士另建立了“南浸会联盟”。但大部分温和派神职人员和信徒未退出,愿在南浸会内作所谓“忠诚的反对派”。总之,20世纪80年代的南浸会已基本为保守派所左右,在神学上为基要主义色彩,在政治上与美国保守势力有密切联系。南浸会联盟甚至宣布“南浸会现在已经是一个基要派统治的教会”。多年的内部斗争给南浸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表现为信徒增加幅度趋于平缓,神学院招生人数萎缩等。
二战后,南浸会对与其他教派的关系和国内社会问题,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但总的趋势是逐渐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战后它曾对普世合一运动感兴趣,1947年设立专门组织研究与北浸会的关系,并反对政府扩军备战。但随着基要派势力的增强,在20世纪50年代初,又转而攻击合一运动和美基联,在政治上坚决反对共产主义。20世纪60年代,在温和派领导占优势的情况下,该会对社会问题表示关心,对黑人民权运动表示支持,要求和平解决越南战争,对堕胎、同性恋问题亦予以关注,欢迎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和美苏关于限制战略式武器的谈判。
南浸会始终重视传教工作,其内部虽然分歧很大,但在传教问题上意见一致,它提出要实现“全球福音化”。
此外,浸礼宗在美国黑人中影响很大,黑人基督徒多属此宗,并有专属黑人的教会团体,它们是:美国全国浸礼会和全美浸礼会。截至20世纪90年代,前者拥有信徒260余万人,后者拥有约550余万人。全美约有2000万黑人信徒,30余个黑人教会。
在欧洲,前苏联是浸礼宗信徒较多的国家,战后其信徒人数有所增加,浸礼宗与福音基督徒和五旬节派联合组成“福音派与浸礼派联合会”。在第三世界,以前由西方教会资助和控制的浸礼会纷纷独立,绝大多数实现了自治。拉丁美洲的一些浸礼会具有保守的倾向。以巴西的浸礼会为例,它绝不参加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的活动,也不赞成普世运动,仅热衷于福音主义。
4.加西浸礼宗协会
Western Canada Baptist Fellowship(加西浸礼宗协会,WCBF),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斯喀彻温省的独立的浸信会信徒成立此协会。1992年春,在萨斯喀彻温省斯威夫特卡伦特达成共识。1994年,第一次年度会议上关系被正式确定下来。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2339616.html
浸信会信仰的特色可以用七个英语短句表达,而其每一句开头的字母拼起来刚好是BAPTIST。
* Biblical authority 认识和肯定《圣经》的权威
* Autonomy of the local church 自主的地方教会
* Priesthood of the believer 信徒皆祭司(信徒都是人人平等的)
* Two ordinances - Believer's Baptism and Symbolic Communion 两种教会礼仪-信徒的浸礼与纪念性质的主餐
* Individual soul liberty 人有上帝所赐的自由意志来选择他的信仰,但人也要对自己自由意志的行使负责任
*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政教分离
* Two offices of the church - Pastor and Deacon 牧师和执事作为教会仆人的职份
另一种版本:
* Beliver's baptism 信徒的浸礼
* Autonomy of the local congregation within the associational framework 自治而互助的地方会众
* Primacy of Scripture 《圣经》首要和卓越的地位
* True belivers only in the church 真信徒组成的教会
* Individual competency and the beliver's preisthood 在圣灵引导下人人都有能力认识上帝以及人人皆祭司
* Sepe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政教分离
* Two ordinaces 两种教会礼仪-浸礼与纪念性质的主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156182749683658&wfr=spider&for=pc
 

历史丨浸信会的起源与发展

基督时报
发布时间:20-08-1612:50
文 | 韩恩泽
 
一,起源
浸信会(浸礼宗)光从字面意思就可以得知,这是接受浸礼和认信的信仰背景,浸礼也就是在接受洗礼时,是整个人浸入水中,认信就是透过内心与外在的行动达到对信仰的坚定不移,并且全心相信接受整个救恩的行动。
据史料记载浸信会大约开始于17世纪,当然也有人认为施洗约翰在约旦河中为悔改者施洗,这是更早的浸信行动。
大约在十七世纪左右,当时的英国宗教界百家争鸣,一些清教徒逐渐尝试对英国教会进行改变,但最终遭遇了阻碍与挫折,这些清教徒就选择离开了本土,去到了他们可以保持纯正信仰的地方进行操练,随着清教徒的离开,一些宗教人士就定义这些清教徒为分离主义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宗派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派系,其中就有被称作浸信会的。当然浸信会是反对婴儿受洗的,坚持的是长成人后,有成熟的心志和选择才可接受洗礼。
当然浸信会中也有诸多的信仰背景区分,我们所探讨的是一般浸信会的背景。大约在1905年的时候,浸信会已经在国际上建立了联盟,并且联盟组织遍布各大洲。
虽然浸信会于17世纪开始发展,但并不是容易的,因为他们要面对不同派别的偏见,所以想要获得信仰上的独立自由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和坚持。
当然浸信会从多数宗派之中分离出来,主要还是信仰观点观念的不同,对于反对浸信会的人,表示圣经中虽然没有婴儿洗礼的事情,但在《十二使徒遗训》里面记载关于婴儿受洗的内容,当然对于那些受过婴儿洗的人,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再洗一次”,也就是后来被称之为的重洗派。
当时浸信会代表人物约翰史密斯,他毕业于剑桥,当他在研究希腊文新约圣经之后,发现其中并没有关于婴儿洗礼的内容,于是,在1609年,他为自己和一个名叫托马斯贺尔威的朋友施了洗。
我们所熟悉的第一间英国浸信会是于1612年建立,是有约翰史密斯带领团体建立。
二,发展
以浸信会为背景发展的教会是迅速的,但发展迅速的同时一些分歧和派别又出现了。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阿米尼乌斯教派的学说,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普通浸信会。这种学说实则是一个神学体系,以神学家雅各阿米尼乌斯的名字命名,这种学说所主张的是人类的自由意志。
还有一个派别就是归正浸信会,这派别是由约翰斯皮尔斯伯里所提倡的,大约是在1633年在英国伦敦建立教会。
归正浸信会相对是比较开放的神学态度,对于信徒的背景也是开放的,甚至没有任何浸信会背景的信徒,在没有受洗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就如归正浸信会的。
其实从浸信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信仰的认识是不断探索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回到圣经真理的里面,如果抛弃圣经提倡某些神学观念势必会造成大幅度的问题,任何时候信仰都不能抛弃圣经真理而存在。
谈到圣经真理,逐渐成熟的浸信教会是够下功夫的,他们的以圣经为绝对的权威,提倡马丁路德的信徒皆祭司等。
当然浸信会的信条最为特点的就是,他们只为成年人施行浸水礼,而不再为婴儿施行点水礼,当然有某些教派认为他们这种做法是带有激进行为,偏离基督教1000多年的传统。
浸礼宗也于17世纪30年代随清教徒移民传入北美,随着美国内战的结束和解放宣言的发布,各浸礼会加强了在黑人中传福音的力度,逐渐地建立起了以黑人信徒为代表的美国全国浸礼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当代,我们所熟知的有美北浸信差会,美南浸信会差会,加西浸礼宗协会,以及中国内地、香港、东亚浸信会等。
三,总结
当然宗派背景或许是一些学者和神学家较为重视的,但作为基督徒只要在不偏离圣经真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去接受,如果偏离圣经走极端,那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作为基督徒我们不应该有宗派歧视之分,也更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完全纯正,乃要时常存一颗谦卑的心,与神同行,不要过于追求宗派的观念,乃要回归真理,符合真理就去做,不符合就坚决不做。
参考:《历史的轨迹》《简明教会史》百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