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系列二十 12:8-13:25

2021-04-17 23:02:29 张叶平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世袭皇族型家族”的士师(12:8-15)

士师记系列二十
 
经文:12:8-13:25
创3:15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
 
 
一、“世袭皇族型家族”的士师(12:8-15)
在“耶弗他循环”之后是有关三位“次要士师”的简短记载,这三位士师的记载如同快进一笔带过,但是从这些简短的经文里我们可以看见以色列人的堕落还在加深。
从经文来看,士师以比赞有三十个儿子,而押顿不仅有四十个儿子,还有三十个孙子,这种多子预示着多妻,而且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政治联姻的结果。骑着驴驹说明拥有很高的地位,正如第十章的士师睚眲一样,类似皇族型的家族,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色列人还有救吗?
这群士师都徘徊于“正式君王身份”的边缘,开始了“士师领袖身份的世袭制”,这正是日后“先知/士师撒母耳”所行的:“撒母耳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撒上8:1-3);因着这些“世袭的士师”的败坏,成为了以色列人要求“立君王取代士师”的导火索!
 
当我们把十三章归纳起来,讲的内容无非是以色列人作恶被非利士人收拾,天使带使命两次的显现,宣告神拯救的计划,及到孩子出生。但是对比细节的时候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原来基督未道成肉身前已经在这里出现过,参孙的经历也看出基督的影子。
 
二、欺压开始——以色列被交付非利士四十年,参孙神迹性的出生(13:1-25)
a.“但支派的琐拉人”玛挪亚,他的妻不孕不育(13:1-2)
(一)回顾“约旦河西部”的非利士人的欺压(13:1)
在耶弗他循环的开篇,作者记录:“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亚扪人的神、非利士人的神,离弃耶和华,不事奉他。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非利士人和亚扪人的手中”(士10:6-7);位于以色列东部的“亚扪人”,扰害欺压的主要对象是邻近的“约旦河东岸-基列地的支派”(士10:8),位于以色列西南部的“非利士人”,欺压的主要对象是邻近的“约旦河西岸-犹大和但支派”。
对于亚扪人的欺压,神藉士师耶弗他制伏了仇敌;而非利士人的欺压,在士师记中并非是首次,神曾藉着珊迦打死六百非利士人,拯救过以色列(士3:31);这一次,神又将兴起哪位拯救者?
 
(二)面对欺压,既不“呼求神”,也不“寻找拯救者”——与仇敌妥协、共存四十年
之前的叙事篇章中,以色列人面对 “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士3:8)、“摩押王伊矶伦”(士3:12)、“米甸人”(士6:1)、“亚扪人”(士10:7-9)的欺压,都会“呼求耶和华”(士3:9、15,6:12、14,10:10、15)、甚至“自行寻找拯救者”(士11:5)。
然而这次面对非利士人的欺压,我们已经看不到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也看不到“自行寻找拯救者”,这显明以色列人对压迫者的态度已经有了质的改变,选择同敌人妥协、共存长达四十年。
 
(三)“但支派的琐拉人”玛挪亚,他的妻不孕不育——隐射以色列没有安息,受尽羞耻(13:2a)
根据约书亚记,琐拉是“但支派拈阄为业之地的城”(书19:41),很可能位于“但支派和犹大支派的交界”(书15:33),靠近西面的非利士人;但支派的人在非利士人、亚摩利人(士1:34)的欺压下,苟且于这些“外邦人的地业”和“犹大支派的地业”之间的“一小块区域”,直至他们“移居到北方的拉亿”(士18:27-29)。
他的妻不怀孕,不生育——在古代世界中,这样的妇女被视为是羞耻的,她的状况也隐射了“当时以色列人的整体光景——面对四围列国和仇敌的欺压,只能在无力和羞耻中度日”。
 
以色列人似乎认命了,相比以前的奴役,这次的时间更久——四十年。以色列人差不多被同化了,没想过要呼救神拯救,更没有想过改变现状。就算是如此,神也没有放弃他的选民,亲自介入,重新在女人的后裔和蛇的后裔之间设立仇恨。
 
b.天使向妇人显现、宣告“必生孩子、出胎就作拿细耳人”(13:3-10)
(一)天使“初次”向妇人显现,宣告“妇人必生孩子,出胎就作拿细耳人,起首拯救以色列人”(13:3-7)
1.天使预告“孩子的身份”——拿细耳人(13:3-5)
耶和华的使者向妇人显现,向她宣告“必生一个儿子”的喜讯,另外还有一连串的要求:
你当谨慎,清酒浓酒都不可喝(士13:5c),这是拿细耳人必须遵守的禁令,连怀孕的母亲也要因“腹中胎儿”的缘故遵守。
一切不洁之物也不可吃——这显然是指利未记11章的“洁净与不洁的饮食条例”,这是所有以色列人都要遵守的条例,在此却对妇人特别提出,显然以色列的信仰已经混杂到一个地步,律法都不清楚甚至都不遵行,因此天使向妇人强调饮食条例。
不可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因为这孩子一出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关于“拿细耳人”的条例,民数记6章记载:
不可吃任何葡萄和葡萄制品 “他就要远离清酒、浓酒,也不可喝什么清酒、浓酒做的醋,不可喝什么葡萄汁,也不可吃鲜葡萄和乾葡萄。在一切离俗的日子,凡葡萄树上结的,自核至皮所做的物,都不可吃。”(民6:3-4)
不可剃发 “在他一切许愿离俗的日子,不可用剃头刀剃头,要由发绺长长了,他要圣洁,直到离俗归耶和华的日子满了。”(民6:5)
不可挨近死尸 “在他离俗归耶和华的一切日子,不可挨近死尸。他的父母或是弟兄姐妹死了的时候,他不可因他们使自己不洁净,因为那离俗归神的凭据是在他头上。”(民6:6-7)
一般的拿细耳人誓愿是个人性有时间限制,期限一到就剃发、献祭,恢复正常生活;但这孩子却一出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是终身做拿细耳人,并且是出于神的命令。
天使预告“孩子的使命”——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所谓起首显示这孩子的使命,仅仅是拯救事工的开始阶段;事实上,非利士人作为以色列人西南部的大患,直到大卫-所罗门时期才缓和(撒下5:17-25,8:1;王上4:21)。
 
参孙母亲的经历与马利亚是如此的相似,都是天使宣告,预告这个孩子将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终生为拿细耳人(终生归于神的意思)。我们看见新约的耶稣也是如此,天使对马利亚宣告你所生的是神的圣者,要给孩子起名为耶稣,因为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耶稣也是终身为神所托付的事工奋斗,这就是拿细耳人该做的事。
以色列人读到这里的时候一定会有种特殊的情感,这个孩子将来会是像摩西那样的拯救者(士师)吗?这种对拯救者的盼望本身就是信心的投射,尽管他们对女人后裔的知识是如此的模糊,但并不影响真信心者对神的信靠。
 
2.妇人告知丈夫“遇到使者造访”(13:6-7)
由于天使传信息给玛挪亚的妻,因此,妇人就回去将遇到的事告知丈夫。有一个神人到我面前来,他的相貌如神使者的相貌,甚是可畏,但从对使者的形容和描述来看,妇人意识到访客的身份是“天使”、属灵洞察力非常敏锐。
我没有问他从哪里来,他也没有将他的名告诉我——妇人不仅属灵洞察力敏锐,同时也具备信心和忠心,她不像基甸那样,需要证据,才能确知使者的身份(士6:17),而她的丈夫玛挪亚则像基甸一样迟钝无知(士13:11-12、15、17)。
 
(二)天使“再次”向妇人显现(13:8-10)
玛挪亚的祈求看似敬虔,其实存在问题;既然天使已指示,他的妻子也转述了神对这孩子的旨意,要“归神作拿细耳人”(士13:5、7)。这指示还不够清楚吗?玛挪亚却要求神人到我们这里来,好指教我们,这很可能:
1玛挪亚“并不信任妻子所说的话”,在古近东社会中,妇女的见证是不具备可信度的!他很可能怀疑自己的妻子“因不孕不育,而产生幻觉”!
2玛挪亚不能接受“神仅仅派神人向他的妻子作出指示,却无视他的存在”。
3玛挪亚不满足于神已经指示他的信息,他企图知道、掌握更多关于孩子的信息(至少要比妻子获得的指示更多)。
耶和华应允玛挪亚的祈求,让天使再次造访;然而不同于玛挪亚所求的“到我们这里来,好指教我们”,天使再一次于玛挪亚不在场时,单独向他的妻子显现;神似乎是在刻意回避、疏远玛挪亚、不让他直接从天使领受信息,而要从妻子获得信息。
 
玛挪亚的做法与妻子对神的信靠形成鲜明的对比,玛挪亚的的做法不仅是对神的不相信,也是对妻子的不信任。相比之下我们更容易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正如玛挪亚一样,有时候神的大能是润物无声,而我们却偏想看到惊天动地的神迹。在教会里也是如此,我们更容易相信那些所谓的眼见,而不肯听牧师长老的教导,因为平常到无聊的大道理比不过吸引人的胡说八道。
另外我们也有这个毛病,总想知道隐秘的事,而不是圣经已经明确教导的事,从后面的经文来看,玛挪亚就是如此。比如在婚姻上,只要双方都是基督徒,彼此有爱慕,如果双方家长许可就可以成婚。但是人总想找出神为我预备的那一个,非得指名道姓的那种,然后自己落在网罗里。而这种做法不仅是在婚姻上,更是在许多事上也是如此,我们要在神面前悔改!
 
c.天使向玛挪亚简洁指示“妇人当遵守的条例”,玛挪亚意欲“获取更多信息”(13:11-18)
(一)天使向玛挪亚简洁指示“妇人当遵守的条例”(13:11-14)
这段描述,也是为要凸显玛挪亚的妻子才是受(神和作者)关注的焦点,玛挪亚只是次要和附带的;因着神选择“再次派遣使者单独向玛挪亚的妻显现”,玛挪亚被迫成为“跟随者”!
与这妇人说话的就是你吗——玛挪亚的第一个问题,为验明使者的身份,我们不知道玛挪亚问这个问题时的语气,但我们可以推论——玛挪亚强调“这妇人”,而没有称呼名字或身份(我的妻子),是强调妇人的证词不具备可信度,为什么选择向妇人传递信息?我是一家之主,你应该选择与男士说话,这是我的权利”!
我们当怎样待这孩子,他后来当怎样呢——和合本的翻译是根据玛挪亚第8节的祷告,和耶和华使者在13-14节的回答;实际上这句话直接的翻译是:“什么是这孩子将来的生活规范(?????????)和工作(????????)?”
“玛挪亚说:‘那么你的话应验的时候,这孩子的生活方式要怎么样?他的业务要怎样呢?’”(吕)
“玛挪亚说:‘你的话应验的时候,这孩子的生活方式怎样?他要作什么呢?’”(新)
换言之,玛挪亚不是在询问要如何养育孩子,而是在好奇孩子将来遵守的规则,和他的作为与成就。因此玛挪亚的第二个问题,想藉此询问,从使者口中获取更多关于这孩子的信息”。
天使在此复述之前的话,玛挪亚能确认这位使者正是向妻子宣告信息的人。同时天使没有回答玛挪亚所提问的“什么是这孩子将来的生活规范和工作?”更没有回答玛挪亚向神祷告求问的“好指教我们怎样待这将要生的孩子”(士13:8b),而是强调有关妇人的食物条例,仅仅是妇人当怎样而已;甚至天使的回答精简扼要、远少于对玛挪亚妻子的指示。
天使拒绝透露任何“有关孩子的更新、更详细的信息”,以满足玛挪亚的好奇——孩子的未来和一生如何,不是玛挪亚当关心的,他的使命是听命顺服、帮助妻子遵守神的吩咐。
总而言之,天使不向玛挪亚透露更多的信息,但足以使玛挪亚确信——他的妻子没有产生错觉、这孩子的拿细耳人身份当谨慎保护!
 
玛挪亚的一再追问并没有使天使透露更多的信息,如果对比3-5节的信息,我们会发现不管是妻子对玛挪亚的转述还是天使的再次宣告。有一句关键的话并没有对玛挪亚讲: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而这件事只有妻子知道,如果想到当下被非利士人压制了四十年的背景,拯救以色列人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正如耶稣的要降生的消息,在当时只有马利亚,约瑟和以利沙伯知道。同时这里凸出母亲淡化父亲的做法,与福音书是一样的,福音书淡化约瑟的影响,这种做法使人将注意力集中在神的拯救和大能上,而不是事件本身。在信仰里神永远是核心,人只是配角。
 
(二)玛挪亚意欲“获取更多信息”(13:15-18)
玛挪亚见这位访客不愿透露更多信息,他就邀请款待使者;可能是想从使者这里套出另外的信息,也可能只是好客(创18:1-8)、感谢这位使者带来的信息。
但作者指出,玛挪亚邀请款待使者是基于错误的认识;不同于妻子“意识到与她说话是天使”(士13:6),属灵迟钝的玛挪亚,没有意识到使者与神的关系!
你虽然款留我,我却不吃你的食物,你若预备燔祭,就当献与耶和华——玛挪亚继续“碰钉子”,天使拒绝了他的邀请,并转而提醒他,要“将焦点放在神的身上,若真想摆上什么,当是献给耶和华的燔祭”;玛挪亚理当在这个暗示中,认识到这是神的使者!
请将你的名告诉我,到你话应验的时候,我们好尊敬你——经过三轮交流后,玛挪亚越来越好奇访客的身份,想要摸清对方的底细,便直接询问对方的名字。
你何必问我的名——天使并不买帐,表示“玛挪亚不应当询问这问题,他理当知道”(妻子和天使都给了足够的提示)。
我名是奇妙的——玛挪亚应当知道,但天使的名不是他能够认识的;在旧约中,神的名字等同于该事物的存在、本质、属性,换言之,名字就代表了该事物的一切。
而这位使者的名为奇妙(????????),这个词在圣经中仅出现于两处,另一处是诗篇139篇6节:“这样的知识奇妙(????????),是我不能测的;至高,是我不能及的”(诗139:6),该节诗句表示“超出人类理解范畴的知识”;换言之天使表示:“我的身份你理当知道,至于我的名字、我的本质和属性,是超越你的理解”!旧约圣经时常会出现一位特别的使者,这位正是尚未道成肉身的基督在地上的显现。基督并不是等到道成肉身才介入救赎,而是在救赎一开始就已经介入历史。
 
d.天使“以火焰接收贡物”,便不再向玛挪亚和他的妻显现(13:19-23)
在玛挪亚得到答案之后,听从天使的吩咐,在磐石上预备好了燔祭和素祭,天使就在玛挪亚和他的妻面前行神迹——以火焚烧了祭物,甚至天使也跳进冉冉上升的火焰中,随着火焰一同升上了天。
耶和华的使者不再向玛挪亚和他的妻显现——天使退居幕后,玛挪亚和他的妻子也将在故事中退居幕后——自此,神的灵将取代天使、参孙将取代他的父母,进入荧幕!
玛挪亚才知道他是耶和华的使者——因着天使在火中消失不见,迟钝的玛挪亚终于明白这位使者的身份。
“我们必要死,因为看见了神”——他的妻子此刻履行了先知的功能,镇静的告诉丈夫,耶和华的目若是要杀死我们,何必收取我们的祭物?又何必赐我们孩子,两次显现、指示我们如何为人父母?显然,这些都是神“赐予平安”的印证!而非“审判击杀”的印证!
 
玛挪亚的认知是如此的迟钝,这里的超自然现象发生后才认出天使的身份。正如我们今天一样,我们的灵性也是如此的迟钝,许多时候一意孤行,神时常透过弟兄姐妹,牧师长老将他的心意告诉我们。就是不听,就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常常在铸成大错被管教才后知后觉。相比之下,今天有旧新约圣经,有信经信条,然而我们的心却是如此的迟钝,愿神怜悯我们。
 
e.玛挪亚的妻生育,孩子在“琐拉”附近的“但营地”蒙神的灵感动(13:24-25)
后来妇人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参孙——孩子的名字是由“母亲”所取,凸显了“女性”在孩子生命中的位置,也更使得“父亲玛挪亚”被边缘化!
耶和华的灵才感动他——在此被译为“感动”的希伯来文??????,在这里用主动形式旧约中仅此一次,其他使用该词的地方,都是“被动形式”,意为“烦乱、不安”。可以说从这里开始,神的灵开始影响参孙,在女人的后裔和蛇的后裔种下仇恨,神用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开始救赎。
从参孙人生来说,他从来没有计划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士13:5d),从整个以色列民族而言,他们也满足于“与非利士人彼此妥协、维持共存”(士1:19)。但耶和华有他的计划和旨意,要将自己的子民分别为圣;为此耶和华藉着他的灵干预了参孙的人生道路”,以至于神的计划得以成就!
与之相应的,作者将“参孙到亭拿,被非利士女子吸引眼球、并执意要娶为妻”的事件(士14:1-3),解释为“出于耶和华引导、引发的扰乱,非利士女子是耶和华实现他计划的一个媒介——耶和华不允许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彼此妥协、安于现状,他要藉扰乱参孙,扰乱两个民族的关系,制造敌对和冲突(士14:4)。
因此,13章结尾处发生的“耶和华的灵扰乱他(参孙)”(士13:25b),正预示着“参孙扰乱不安、与非利士人敌对冲突、实现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一生”。
虽然,参孙自身有眼目的情欲、以自我中心、焦躁易怒、暴力冲突的生命特质占据主要原因,但背后真正的成因是耶和华的灵扰乱和推动,驱使参孙去完成他的神圣命定!
 
13章的整章为后面的拯救做预备,当年的以色列人读士师记的时候,一定头痛万分,难道神的拯救就是这个样子吗?当读到参孙时,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女人后裔要来拯救了吗?亚伯拉罕之约要应验了吗?从现实来看,参孙的行为是打了他们一闷棍,然而从信心的角度来看,不是如此。
使徒行传4:12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我们今天靠耶稣得救,旧约的圣民也是如此,尽管旧约的每个人物是这样的不堪,但每一个身上都有耶稣的影子。当他们把信心的眼睛投射到创世纪3:15节的应许、亚伯拉罕之约和摩西之约的应许上时,这种盼望就是人得救的盼望。尽管他们对女人的后裔认识模糊,不知道这人是谁,但是他们知道,神必透过这人拯救他们脱离罪恶。我们今天的信仰也是基于同样的应许,基于基督已经成全的救赎,我们可以坦然来到父神面前。
士师时代的以色列人靠神差遣的士师得拯救,今天我们也是如此,靠耶稣这位真正独一的大士师,使我们与魔鬼之间种下仇恨,并带领我们击败罪恶和死亡,归于神的名下。愿神怜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