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系列四 2:6—3:6

2018-09-24 22:02:05 张叶平 弟兄 人次浏览 来源 字号:T|T

士师记系列四

开启恶性循环的模式 经文:2:6—3:6

内容简介
有些学者认为这段才是士师记最恰当的引言,可以说1章1节至2章5节是一个归纳式的引言,而2章6节开始,才是士师记的正文开始。在这里开始,焦点聚焦在以色列在信仰上的失败,直接针对以色列整体做出论述,作者反复的提出他对以色列人整体属灵情况的评价,以及耶和华对他们背约的犯罪行为,所采取的措施。

 士师记系列四

 

开启恶性循环的模式 经文:2636

 

内容简介

有些学者认为这段才是士师记最恰当的引言,可以说11节至25节是一个归纳式的引言,而26节开始,才是士师记的正文开始。在这里开始,焦点聚焦在以色列在信仰上的失败,直接针对以色列整体做出论述,作者反复的提出他对以色列人整体属灵情况的评价,以及耶和华对他们背约的犯罪行为,所采取的措施。

在这里我们开始知道,以色列人整个信仰系统开始受异教的冲击,他们逐渐离弃对耶和华的信仰,转而敬拜迦南人的神。以色列人本是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当他们在迦南地定居时,开始向农耕文明转变。他们出于利益的考虑与当地人通婚,并因农耕文明的变化,很自然的接受农耕社会的风俗和宗教信仰。

26-10节指出从约书亚时代到约书亚之后的士师时代,以色列人属灵情况的转变。因着属灵情况的恶化,以色列人开始陷入了一连串的恶性循环。211-20节开始将这种恶性循环,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提出来,而这样的流程也成为士师记介绍以色列人的标准模式。在段落的结尾,神宣告以色列将遭遇的困境,作者在这里说明耶和华留下迦南人的理由,以及他们留存下来对以色列人造成的影响。

 

 

经文:26-10

 

这里又开始记载与约书亚有关的事迹,26节其实是引用约书亚记2428节,再加上作者的补充。约书亚记241-27节是记载约书亚在示剑,招聚以色列众支派的领袖和百姓,提醒他们过去耶和华所赐的救恩,并带领他们再次与神立约。还记得约书亚特别强调:我与我家必定事奉耶和华吗?如今这些人的行为是:我与我家就不事奉耶和华!

26节引用的经文,是记载以色列人立约之后的事。这里提到他们各归自己的地业,表达当时以色列人对神命令的顺服。接着7节说百姓都事奉耶和华,是因为那些见过神大能的以色列长老还在世。这些人是出埃及时的第二代,他们有些是出埃及的时候就是孩子,有些则是路上生的。因此有些人未必经历过埃及的十灾、过红海,或是西乃山立约。但他们却经历过旷野漂流,过约旦河,以及进入迦南地争战得胜。这样强调与以色列人后来的背约相比,是不应该的。

8-10节接着说,当约书亚连同那世代的人都离世后,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10节)这里告诉我们这个世代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他们是否“知道”耶和华,并“看见”他的作为。后面的基甸,当天使向他显现称他为大能的勇士时,从基甸的回答中可以得知,他是知道耶和华的。因此这里并不说,新的世代没有听说过耶和华这位神,或者有关他的事迹,它乃是指这时候的以色列人,他们不单单没有经历过神大能的作为,他们更不在乎与这位神的关系。

当一个世代无法把信仰传承给下一个世代,我们没有办法简单的判定是谁的错造成的,是第一个世代没有努力,或是第二个世代的心太刚硬?通常是两者皆有,一个基督徒世代所犯的错,通常会在下一个世代被放大。

 

经文:211-20A

 

这里开始解释所谓的“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结果就是以色列人背弃耶和华的约,开始敬拜外邦偶像。这里提到以色列人所面临的恶性循环:

1以色列人背逆神: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11节)

2以色列人受到外邦民族的欺压: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又将他们付与四围仇敌的手中,甚至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14节)

3以色列人向神哀求:他们便极其困苦。15节)

4以色列人蒙神拯救: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1618节)

5以色列人再次背逆神:及至士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 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19-20节)

 

5项所提到的,“以色列人的行恶”与“耶和华怒气的发作”,便成为下一个新循环的开始。在后面各士师的记载中反复的出现,告诉读者目前事件发展到哪个阶段了。

这一连串循环的开始,圣经作者开始具体的描写以色列人确实行了恶,对于巴力和亚斯他录这些迦南神明,他们事奉,跟随又叩拜,对于过去拯救以色列人,并一直施恩给他们的耶和华,他们却离弃,又惹他发怒。摩西在申命记424节提醒过以色列人:因为耶和华你的神乃是烈火,是忌邪的神。这种关系如同夫妻一样,是独占的,绝对不容许出现第三者,可以说以色列在这里如果婚姻中行淫的妇人,没有向神忠心,反而肆意行属灵的淫乱。因此当以色列人去事奉、跪拜假神时,神必定是暴怒。

因着以色列人背约、离弃神,神就将他们交在四周的仇敌手中,这里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名词,一个是抢夺,一个是交付。因为以色列是神从埃及赎出来的,因此他也有权将他们卖掉,15节说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当以色列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就以灾祸攻击他们,14节甚至很传神的描写出他们的困境: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换句话说,神是不是欺人太甚?不是的,因为神早就有言在先,这也表明神的信实,你守约神就赐福,你背约神的降灾,非常非常的公平公正。

15节提到以色列便极其困苦,这种苦不单以色列尝到了,神也感受到了,就像打在儿身,痛在娘心一样,神是如此的爱教会。18节说他们因受欺压扰害,就哀声叹气,这里并不是指他们悔改,而是强调在极度痛苦中的呼求。这个描写曾出现在出埃及记224节,当以色列人被埃及人奴仆做苦工时,就叹息哀求。这里很讽刺,以前是不得已被奴役,如今却是因为犯罪被神管教而叹息。结果我们看见神还是怜悯他们,18节说到耶和华后悔了。这里后悔不是指神做了错误的决定现在后悔,圣经这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神对人态度的转变。在撒母耳上15章的记载是非常有意思的,扫罗犯罪时,神说后悔立他作王,在后面又说,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也不至后悔。因为他迥非世人,决不后悔。神是绝对的公义和慈爱,因此当神以公义对人时,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神将公义切换成慈爱来对待人时,从人的角度来看,神后悔了。

 

因着神对以色列的慈爱,16节和18节两次提到耶和华兴起士师,所谓士师大部分都军事领袖,而不是判案的法官,英文版的翻译会比较清楚。神与这些士师同在,使他们可以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18节后半部分补充说:士师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因为以色列真正的拯救者,不是这些看得见的士师,而是那位看不见的神。

虽然耶和华藉着士师,为以色列人带来拯救,但这不意味着问题解决了。因为17节说:他们却不听从士师,竟随从叩拜别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离他们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们列祖顺从耶和华的命令。他们不仅速速的背逆神,甚至他们所犯的罪比列祖更甚。因此当士师死后,以色列再次行恶,下一段作死模式开启,神的怒气又开始发作,然后迦南人又开始吊打以色列人。

 

经文:220B-36

 

因着以色列人的背约犯罪,耶和华在这里提出宣判,他说:因这民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要注意一点,“这民”在原文中有不同的用法,旧约中常用(people)来称呼神的子民,但是在这里却用了描述外邦民族的(nation,tribe)来称呼以色列人。也就是说神因为以色列的背约,已经怒气值爆表,因此耶和华宣告:所以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从此之后,我们注意士师记的记载,以色列人再也没有开拓新的疆土,而是为了能摆脱敌人的辖制而苦苦挣扎。而神也借这个机会来试验以色列人,士师记的循环也叫我们知道,以色列在后面的试验中再也没有“及格”过。相反,每一次的试验都是神给以色列悔改的机会,让他们醒悟过来,寻求神的怜悯和帮助。

与试验相关,31-2节提到了耶和华留下迦南人的另一个理由:耶和华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那不曾知道与迦南争战之事的以色列人,好叫以色列的后代又知道又学习未曾晓得的战事。这里不仅仅战争的技巧,而是指以色列争战的原则——全心倚靠耶和华。在5-6节让我们看见,这些迦南民族对以色列人的影响,当以色列人住在那些迦南人中间,他们就开始互相通婚:娶他们的女儿为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并事奉他们的神。

这种与外邦民族通婚,明显违反了耶和华对以色列人的命令(申71-6),这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最核心在于信仰的冲突,这带来可怕的后果:以色列人事奉迦南人的神。

 

 

现代意义

在这段经文中,约书亚时代的以色列人和之后的世代有了巨大的差异。士师记作者说那是一个不知道耶和华的世代,也没有看见他作为的世代。表面上看,作者好像在强调眼见为实的信仰态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后面的世代似乎比较无辜,因为他们都没有看过神迹奇事。尤其是进迦南后的第二代以色列人,他们没有看过出埃及时的十灾,过红海,没有看过云柱火柱,也没有吃过吗哪。因此作者所指的知道耶和华,看见他的作为是另有其意。知道和看见必须以信靠和顺服作为基础,否则再多的神迹也不能叫他们认识神。因此进入迦南后,他们对神的信靠和顺服帮助他们更多的经历和看见神的作为,结果是使他们对神有更深入的认识,也使信心更加坚定。

很可惜这段的记载却叫我们看见一代不如一代的恶性循环,每次的起因都是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但这不是病因。真正的原因在于以色列人没有悔改,虽然面对困境时他们也哀声叹气,但这样的哀叹求告并不是真正的悔改,只不过因为被压太重而发出。这也提醒每位基督徒,到底要做一个愿意悔改,真心顺服神话语的信徒,还是说遭遇患难后,才向神呼求的信徒呢?如同很多民间的信仰,一到绝境或者得绝症的时候,才会求神拜佛。

26-10节让我们看见两代间信仰的差异,也不禁让我们想起基督徒该有的家庭教育和信仰传承。这是神透过摩西吩咐以色列人的,也是神对基督徒父母的托付。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递,让下一代知道圣经说什么,圣经有什么故事,更是要让儿女知道神是活的神,他在古时如何拯救带领以色列人,如今也是如此。正如海德堡要理问答21问什么是真信心?回答说真信心既是一种确知(理性的认识),同时真信心也是一种确信(关系上的建立和经历)。

 

而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是指偶像崇拜:他们敬拜、事奉迦南人各种不同的神,不愿意单单事奉耶和华。以色列人事奉的迦南多神体系,这些假神各有各的管辖范围,有管理充沛的雨水,有管理五谷丰收,多子多孙等等。而迦南地天然资源并不丰富,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后转变为农耕文明,这对以色列人来说是很现实的考虑。这种功利性质的价值取向,也反映在我们中间,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对于宗教向来是以交易式动机崇拜神明。因此我们有时候会下意识的以金钱,名利,或者外在的生活保障取代对神的信靠,结果就会对神产生轻视,至少是不重视。但圣经告诉我们,偶像崇拜是不能得到心灵上的满足,而且这种崇拜使人越陷越深,最终走向灭亡。对于当时的以色列人来说,他们脚踏两条船,既拜耶和华又拜各种自己所需的神。表面上看他们并没有弃绝神,实际上已经破坏了神的约。就像耶稣所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太624相反主耶稣教导我们: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2533

这里的描述对我们来说也是那样的熟悉,因为当教会建立之后,后面的世代我们会看见,我们重走士师时代以色列人的老路。教会历史也呈现也这样的循环——背逆、受欺压、呼求、神帮助、再背逆这样的循环。愿我们在历史中吸取教训,在神面前回转,免得神的审判速速的临到。

最后我们再次看见一位满有恩典与慈爱的神,因为他非常看重与以色列之间的圣约,他无法容忍子民的不忠。对于不断毁约的以色列,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仇敌手中,同时又看见神因着子民的哀叹充满怜悯。士师记给我看见神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以色列人恩典,而不像我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旧约的神是全然公义,圣洁和冷酷无情。这位神是充满着深情,陪伴他儿子成长的父亲,他留给以色列一系列的试验,并不是为了惩罚,相反,他是希望这个浪子能够真正悔改,重新与他建立相爱的关系。

 

 

 

资料来源:

士师记反思——沉沦与拯救  刘光启